国科金发计〔2017〕74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联合基金2017年度项目指南,请申请人及依托单位按项目指南中所述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申报。 附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联合基金2017年度项目指南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17年7月7日 附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电网公司 智能电网联合基金2017年度项目指南 一、设立宗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联合基金(以下简称智能电网联合基金)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国家电网公司共同设立,旨在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作用,促进产学研结合,吸引和调动社会优势科技资源开展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的基础前沿技术研究,提升我国电力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实施原则 智能电网联合基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组成部分,其申请、评审、管理和资金使用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执行。 三、2017年度资助计划、资助领域和研究方向 智能电网联合基金2017年度接受以下12个领域26个研究方向的 “重点支持项目”申请,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30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4年,研究期限应填写“2018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 (一)大电网规划与运行。 1.未来电网形态特征及其演进路线; 2.含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的交直流互联电网稳定机理与控制理论; 3.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电力系统规划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二)新能源发电与并网。 1.新能源发电主动支撑及自同步并网; 2.分布式发电集群接入自治控制及运行。 (三)高电压与绝缘。 1.多物理场作用下绝缘劣化机理; 2.特高压雷击、接地分析与防护。 (四)智能配用电。 1.用户侧综合能源优化与电能替代新技术; 2.智能配用电保护与自愈控制; 3.大规模需求侧资源动态需求响应基础理论。 (五)电工新材料与器件。 1.高性能绝缘材料; 2.高压高功率密度半导体材料和器件。 (六)电力储能。 1.能量型电化学储能新体系; 2.超大规模电池储能系统控制架构与策略基础。 (七)直流输电与直流电网。 1.多馈入直流输电抵御换相失败的基础理论; 2.直流电网稳定性及仿真、控制的基础理论; 3.大规模可再生能源与柔性直流系统的协调控制策略。 (八)能源互联网。 1.多能网络模型及动态演化机理; 2.能源网-信息网-交通网三网融合发展模式及综合价值。 (九)电力环境与防灾。 1.输变电装备噪声特性及抑制方法。 (十)智能感知与智能装备。 1.交直流混合电网故障耦合特性与继电保护原理及方法; 2.输变电设备运行状态无源智能传感关键技术。 (十一)人工智能应用基础。 1.电力系统运行和装备的大数据挖掘理论与应用; 2.复杂电网的协同感知和协同控制理论与方法。 (十二)交叉领域。 1.智能电网及其装备的高性能计算方法; 2.智能电网信息安全防御方法。 四、申报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申请人条件。 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人员不得作为申请人进行申请。 (二)限项规定。 1.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申请(包括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和正在承担(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以下类型项目总数合计限为3项: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不包括集成项目和战略研究项目)、联合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直接费用大于200万元/项的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仅限作为申请人申请和作为负责人承担,作为参与者不限)、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含承担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和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以及资助期限超过1年的应急管理项目。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时不限项;正式接收申请到自然科学基金委作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以及获资助后,计入限项。 2.申请人(不含参与者)同年只能申请1项智能电网联合基金项目。 (三)申请注意事项。 1.本联合基金申请书报送日期为2017年8月21日至25日16时。 2. 智能电网联合基金面向全国,欢迎符合条件的科学技术人员按照本《指南》范围和要求提出申请。申请人应对我国能源电力领域的重要基础研究问题和实际需求有深刻理解,把握“智能电网联合基金”的定位,紧密围绕电网的实际问题和需求,凝练科学问题,聚焦研究方向,鼓励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单位联合申报项目。 对于合作申请的研究项目,应在申请书中明确合作各方的合作内容、主要分工等。 3.本联合基金申请书采用在线方式撰写,对申请人具体要求如下: (1)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本项目指南和《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申请须知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项目指南和相关要求的项目申请不予受理。 (2)申请人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isisn.nsfc.gov.cn/(以下简称信息系统,没有系统账号的申请人请向依托单位基金管理联系人申请开户),按照撰写提纲要求撰写申请书。 (3)申请书正文开头应先说明申请本联合基金中重点支持项目相应的研究方向名称,如:[本申请针对(一)大电网规划与运行领域 1.“未来电网形态特征及其演进路线”撰写],以便评审专家清楚了解申请人所针对的研究题目和内容。 (4)申请书中的资助类别选择“联合基金项目”,亚类说明选择“重点支持项目”,附注说明选择“智能电网联合基金”;申请代码1必须填写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所属代码(“E”字母开头),申请代码2根据项目研究领域自主选择相应的申请代码。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 重点支持项目合作研究单位的数量不得超过2个。 (5)申请人应当按照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申请书的撰写提纲撰写申请书;如果申请人已经承担与本联合基金相关的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应当在报告正文的“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部分论述申请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6)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预算编报须知的内容,严格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财科教〔2016〕19号)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编制说明》的要求,认真如实编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 (7)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下载并打印最终PDF版本申请书,向依托单位提交签字后的纸质申请书原件以及其他特别说明要求提交的纸质材料原件等附件。 (8)申请人应保证纸质申请书与电子版内容一致。 (9)资助项目在执行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发表论文、专著、专利、奖励等,必须标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联合基金”资助。如涉及国家电网公司有关生产和技术秘密,需经国家电网公司审查同意。 (10)凡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单位联合申请的项目,由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单位负责在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备案。 4.依托单位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并在规定时间内将申请材料报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具体要求如下: (1)应在规定的项目申请截止日期(2017年8月25日16时)前提交本单位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并统一报送经单位签字盖章后的纸质申请书原件(一式一份)及要求报送的纸质附件材料。 (2)提交电子申请书时,应通过信息系统逐项确认。 (3)报送纸质申请材料时,还应包括本单位公函和申请项目清单,材料不完整不予接收。 (4)可将纸质申请书直接送达或者邮寄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采用邮寄方式的,请在项目申请截止日期前(以发信邮戳日期为准)以快递方式邮寄,以免延误申请。 5.材料接收工作组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行政楼101房间)。 邮 编:100085 联系电话:010-62328591 6. 联合资助双方联系方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 邮 编:100085 联系人:丁立健 电 话:010-62327131 电子邮件:dinglj@nsfc.gov.cn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内大街8号 邮 编:100031 联系人:周翔 电 话:010-66597859 电子邮件:jsc2@sgc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