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效应产生的基础是穴位,穴位是反映和调整脏器功能变化的体表特定部位,对于内脏病变具有诊断和治疗两大功能。穴位由于其所处部位不同,所属的原始体节的功能单位节段不同,形成了与脏器的相对特异性联系,使其在反映和治疗内脏疾病方面具有相对特异性。本课题着重解决穴位与非穴位在感受器水平的差异,探讨穴位的功能特征与靶器官之间的关系,以及穴位本身在病理情况下,相关活性物质的变化关系,探讨穴位从“沉寂”到“活化”的作用机制,以及针刺效应产生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