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成果数据库 > 期刊 > 期刊详情页
北刘遗址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
  • ISSN号:1000-7830
  • 期刊名称:《考古与文物》
  • 时间:0
  • 分类:K878[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历史学]
  • 作者机构:[1]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2]西安半坡博物馆
  • 相关基金:本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41102014),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Y201225579),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QIC1202009),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行动计划(G143)资助.感谢西安半坡博物馆高强老师提供实验样品,感谢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陈益菇同学在论文数据统计与分析方面的帮助和支持!
中文摘要:

通过对新石器时代关申地区北刘遗址(8000~5500BP)出土的人骨C和N稳定同位素的测试分析,揭示了当地先民的以粟类食物为主的食物结构;对该遗址早晚两期先民稳定同位素数据的比较分析,表明粟作农业在北刘晚期得到进一步发展。通过对比北刘遗址不同时期以及姜寨(6900~6000BP)、史家(6300~6000BP)遗址先民的食物结构,探索关中地区史前先民生活方式和食物结构的演变历程:从老关台文化期到仰韶文化期,粟类食物在先民食物结构中比例上升,粟作农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在仰韶文化期内,粟作农业存在先繁荣后衰退的现象。这种变化可能与关中地区新石器时代古气候条件的变化有关。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result of carbon and nitrogen stable isotopic analyses of human bones from the Beiliu site (from 8000 BP to 5500 BP) in order to reconstruct the palaeo-subsistence. The stable carbon values of human bone collagen show a domination of millet consumption, indicating that the palaeo-subsistence at the site was mainly based on millet agriculture. Comparing with other isotopic data of human bones from the Jiangzhai (6906-6000BP) and Shijia (6300--60(O BP ) sites, 6t3C values of human bones appear to rise from the Laoguantai to the Yangshao periods but to fall in the late Yangshao period. This apparent dietary shift matched with the climatic variation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Guanzhong area very well.

同期刊论文项目
同项目期刊论文
期刊信息
  • 《考古与文物》
  • 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
  • 主管单位:陕西省文物局
  • 主办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 主编:王炜林
  • 地址:西安市雁塔路南段乐游路31号
  • 邮编:710054
  • 邮箱:kgyww2000@163.com
  • 电话:029-62520229
  •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7830
  • 国内统一刊号:ISSN:61-1010/K
  • 邮发代号:52-12
  • 获奖情况: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核心期刊
  • 国内外数据库收录:
  • 中国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中国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国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
  • 被引量:4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