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使用SBM-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中国1978~2012年省级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核算,在此基础上以累积相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为指标,采用核密度估计和马尔可夫链方法,系统考察了我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及增长分布的动态演进。研究发现:(1)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较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特征。论文基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变化差异将28个省区分为“持续下降型”、“缓慢上升型”和“快速上升型”三种类型。(2)Kernel密度估计表明,全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差距呈扩大态势。从三大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差距变小的同时表现为“三极分化”逐渐消失;中部地区差距明显;而西部地区差距则经历了先缩小后扩大的过程。(3)马尔可夫链分析表明,省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分布的流动性比较低,但与高水平省区相比,低水平省区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更具活跃性。稳态分布表明,我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表现为“中间大、两头小”的分布格局,“极化”现象较难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