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我国6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1.7% [1],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近.随着年龄的增长,帕金森病患病率随之上升,预计2030年我国帕金森病的患病人口将达4.94×106人,约为全球患病人口的一半[2].左旋多巴替代治疗一直以来被公认为是帕金森病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贯穿疾病的治疗始终.然而,目前任何治疗方法均不能阻止疾病的进展.运动并发症的出现标志着帕金森病病程中晚期的到来,这是所有帕金森病患者和临床医生不能回避的事实.帕金森病中晚期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并不局限于运动并发症,还包括非运动并发症[3-4],两者均严重削弱了疾病前期的治疗效果,增加了疾病的致残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7].相关的病理机制和临床症状的复杂性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使得中晚期临床干预成为整个帕金森病病程治疗的重点和难点.然而当前临床实践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困惑,包括如何正确识别运动并发症的不同亚型、对非运动并发症的忽视以及左旋多巴替代治疗在运动并发症干预方面的利与弊等.因此,对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发病机制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及其预防和治疗策略的思考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