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论史上,由货币理论和价值理论分离而导致的“两分问题”长期困扰甚至左右着经济学的思维逻辑与发展方向,影响主流理论演进路径的“宏微观裂痕”也植根于此。分析表明,弥合“两分”裂痕的努力几乎与这一裂痕的出现同时起步。“坎蒂隆传统”从一开始就树立了正确的标杆,遗憾的是此后几乎无人接续。马歇尔的弥合努力消弭于“长期均衡幻觉”以及对货币需求的退让和妥协。在凯恩斯的“现代两分”框架中,原来的“两分裂痕”看似缩小实则扩大。帕廷金则误入歧途,试图将货币因素纳入瓦尔拉斯一般均衡,藉以完成价值理论对货币理论的整合。米塞斯似乎承接了“坎蒂隆传统”,但在前者那里,后者所刻画的货币供给持有结构的“市场关系”转变为“非市场关系”,从而使其弥合两分裂痕的努力功败垂成。解决“两分问题”的可行路径是在既有的理论框架中确认货币因素的“金融权利”内涵,以及在此基础上寻求经济金融运行的制度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