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际激波是一个影响全球地空环境包括磁层。电离层时空变化的重要因素。主要利用1997-2007年的GOES卫星磁场数据和1997-2004年的LANL卫星的等离子体(MPA)数据,采用个例分析和时间序列叠加的统计分析方法来研究地球同步轨道磁场和等离子体质子(0.1-45keV)和电子(0.03-45keV)在行星际激波到达前后3h内的变化特征以及质子和电子温度各向异性变化可能激发的电磁离子回旋波和电子哨声波。研究结果表明,激波锋前到达同步轨道后,同步轨道总磁场强度在白天扇区(8-16LT)有明显增强,GSM坐标系下的By分量在激波到达前后几乎无变化,Bz分量与总磁场变化趋势非常一致。同步轨道质子密度在夜晚扇区明显增加,峰值到达1.2cm^-3。质子温度在夜晚扇区增强,正午之前的扇区(8-10LT)温度减小。同步轨道电子密度和温度整体上都是夜晚扇区增强,白天扇区减弱,密度峰值为2.0cm^-3。推算出的氧离子密度在激波的影响下黄昏侧密度峰值为1.2cm^-3,并表现出明显的晨昏不对称性。质子的温度各向异性在正午扇区增强,夜晚扇区的各向异性明显减小。在激波锋前到达同步轨道之前,电子的温度各向异性白天扇区高于夜晚扇区,在激波锋前到达之后,正午和黄昏扇区的各向异性几乎不变,而午夜扇区温度各向异性明显减小。质子和电子的温度各向异性可能激发电磁离子回旋波和电子哨声波。根据质子的温度各向异性计算的电磁离子回旋波强度在激波到达后白天扇区(8-16LT)迅速增加,最大值为0.8HZ。根据电子的温度各向异性计算的电子哨声波在激波到达同步轨道之后表现为白天扇区(8-16LT)明显增大,最大值接近2kHz左右,夜晚扇区电子哨声波明显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