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成果数据库 > 期刊 > 期刊详情页
南海西北部晚中新世的红河海底扇
  • ISSN号:0023-074X
  • 期刊名称:科学通报
  • 时间:0
  • 页码:781-787
  • 分类:P315.2[天文地球—地震学;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天文地球—地球物理学]
  • 作者机构:[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 [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研究总院,北京100027, [4]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成都610059, [5]BP America Inc, Houston, TX 77079, USA, [6]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
  • 相关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219407)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2067)资助项目 在研究和论文编写过程中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朱伟林先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指导,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湛江分公司研究院领导和技术人员在资料和地质认识上给予了大力帮助,在此谨表诚挚的感谢.
  • 相关项目:深水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的过程和响应,以台湾浅滩陆坡为例
中文摘要:

通过对南海西北部地震和钻井资料的研究,在莺歌海-琼东南盆地结合部发现了一个主要发育于晚中新世(黄流期)的巨型海底扇,该扇体在纵向地震剖面上具有楔状斜交前积构型,横向地震剖面上具丘状双向前积构型.位于扇体前端的YC35-1-2井的岩心和测录井资料表明黄流组主要为下部以砂岩为主,上部为砂泥互层的重力流沉积,结合黄流期主要为半深海沉积的区域地质背景,认为该扇体为一富砂/泥型的海底扇.其面积达上万平方公里,最厚处超过2000m,其下部富砂部分也超过5000km2.初步的物源区分析表明其西部的归仁隆起和北部的海南隆起都不可能作为该海底扇的主要物源区,而通过对莺歌海盆地黄流组的沉积相分析,认为其沉积物主要来自于红河,故将其命名为红河海底扇,它与红河三角洲以及相关的海底峡谷共同构成红河沉积体系.中中新世末东沙运动在莺琼结合部形成陆架坡折,并在莺歌海盆地造成大幅度的相对海平面下降,使红河水系直接推进到莺琼结合部,这是形成黄流组下部大型富砂海底扇的最重要的条件.其发现为青藏高原隆升和红河断裂带演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并为南海北部深水油气勘探指出了新方向.

同期刊论文项目
同项目期刊论文
期刊信息
  • 《科学通报》
  • 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编:周光召
  • 地址: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 邮编:100717
  • 邮箱:csb@scichina.org
  • 电话:010-64036120 64012686
  • 国际标准刊号:ISSN:0023-074X
  • 国内统一刊号:ISSN:11-1784/N
  • 邮发代号:80-213
  • 获奖情况:
  • 首届国家期刊奖,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 国内外数据库收录:
  • 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美国数学评论(网络版),美国工程索引,日本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
  • 被引量:81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