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成果数据库 > 期刊 > 期刊详情页
长毛鼠(Diplothrix,Muridae)化石在日本琉球群岛以外的首次发现
  • ISSN号:0023-074X
  • 期刊名称:《科学通报》
  • 时间:0
  • 分类:P315.5[天文地球—地震学;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天文地球—地球物理学]
  • 作者机构:[1]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3]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三峡古人类研究所,重庆400015, [4]重庆师范大学三峡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重庆400047
  • 相关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2-YW-10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6CB806400)和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批准号:J0630965)资助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郑绍华研究员提供大量对比标本,郑家坚研究员和李传夔研究员帮助修改初稿并提出宝贵意见,徐星研究员提供显微照相,日本爱知教育大学河村善也教授无私地提供了他绘制的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的现生长毛鼠的臼齿图,德国魏玛第四纪古生物研究所及自然历史博物馆Maul L.C.博士帮助修改英文稿,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中文摘要:

记述了产自安徽繁昌人字洞早更新世早期的扬子长毛鼠(新种)Diplothrix yangziensis sp.nov..现生长毛鼠属为单型种,仅生活于日本的琉球群岛,其化石也仅零星发现于其栖息地晚更新世的地层中.新种以M1齿尖横脊较平直,上臼齿的t3,t9发育,M3少退化,m1具下中附尖,m2,m3的唇侧下前边尖发育等特征不同于中国第四纪其他已知大型鼠类,而应归入长毛鼠属.同时,新种以体型相对小,齿冠更细窄,M1前、后齿带发育,M3少退化,m1后齿带小,m3有下后附尖和后齿带等特征比现生属型种D.legata及其他已知的长毛鼠化石更为原始,很可能是D.legata的直接祖先类型.中国扬子长毛鼠(新种)是该属在硫球群岛以外的首次发现,也是迄今该属中时代最早、最原始的种类,这为探讨长毛鼠的演化、扩散和古生态环境的变迁提供了重要信息.

同期刊论文项目
同项目期刊论文
期刊信息
  • 《科学通报》
  • 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编:周光召
  • 地址: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 邮编:100717
  • 邮箱:csb@scichina.org
  • 电话:010-64036120 64012686
  • 国际标准刊号:ISSN:0023-074X
  • 国内统一刊号:ISSN:11-1784/N
  • 邮发代号:80-213
  • 获奖情况:
  • 首届国家期刊奖,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 国内外数据库收录:
  • 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美国数学评论(网络版),美国工程索引,日本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
  • 被引量:81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