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成果数据库 > 期刊 > 期刊详情页
切割痕迹揭示马鞍山遗址晚更新世末人类肉食行为
  • ISSN号:0023-074X
  • 期刊名称:《科学通报》
  • 时间:0
  • 分类:Q981[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生物学—人类学] P534.63[天文地球—第四纪地质学;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天文地球—地质学]
  • 作者机构:[1]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100044, [2]中国科学院人类演化与科技考古联合实验室,北京100044, [3]现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 相关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6CB806400)、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编号:0931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602006,40672119)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资助.致谢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森水先生以及中国国家博物馆龙凤骧、安家瑗、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新金和贵州省博物馆蔡回阳对马鞍山遗址进行了发掘,为本文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祁国琴、张兆群、邓涛、同号文研究员和刘金毅老师在动物种属鉴定中给予了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文摘要:

运用动物考古学方法对马鞍山遗址出土的第Ⅱ等级动物长骨进行了切割痕迹研究.对切割痕迹的确认、定位以及出现频率的计算显示,马鞍山遗址第Ⅱ等级动物长骨骨干表面的切割痕迹分布特征如下:(1)下文化层切割痕迹出现频率明显高于上文化层;(2)下文化层上部肢骨的切割痕迹出现频率最高,中部肢骨其次,下部肢骨最低;(3)上文化层长骨骨干切割痕迹的出现频率及分布特征不及下文化层规律.与西方的实验数据对比表明,下文化层的数据点均分布在Dominguez-Rodrigo实验数据的95%置信区间内,而且上、中、下部肢骨的切割痕迹出现频率与实验数据相似;上文化层数据点的位置则相对较低,肱骨、股骨和桡骨的数据点均落在区间外,而且上、中、下部肢骨的切割痕迹出现频率与实验数据相差较大.据此推测,在下文化层堆积时期马鞍山远古人类用石制品对第Ⅱ等级动物腿部肌肉开发较上文化层堆积时期彻底,参照骨骼表面碳化痕迹的研究,推测这可能与晚更新世末期远古人类烧烤行为的变化有关.

同期刊论文项目
同项目期刊论文
期刊信息
  • 《科学通报》
  • 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编:周光召
  • 地址: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 邮编:100717
  • 邮箱:csb@scichina.org
  • 电话:010-64036120 64012686
  • 国际标准刊号:ISSN:0023-074X
  • 国内统一刊号:ISSN:11-1784/N
  • 邮发代号:80-213
  • 获奖情况:
  • 首届国家期刊奖,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 国内外数据库收录:
  • 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美国数学评论(网络版),美国工程索引,日本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
  • 被引量:81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