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成果数据库 > 期刊 > 期刊详情页
汛期强降水过程与月内低频降水的联系及其可能机制
  • ISSN号:1000-0534
  • 期刊名称:高原气象
  • 时间:2015.5
  • 页码:722-731
  • 分类:P426.6[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作者机构:[1]海南省气象服务中心, [2]上海市气候中心, [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5060);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306030,GYHY201006020);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PCSIRT);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PAPD)
  • 相关项目:江淮梅雨季节10-30天延伸期降水过程可预报性研究
中文摘要:

利用1981 2010年中国753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NCEP/NCAR第二套逐日再分析资料及实况天气图等,选取长江中下游32次大范围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分析了该类强降水过程与月内(10~30天)低频降水的联系,并重点讨论了形成该类强降水过程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1)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具有显著的月内低频振荡周期。大范围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基本位于降水低频振荡的峰值阶段。(2)梅汛期(6 7月)月内低频降水峰值位相前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下称西太副高)西伸北进,高低空急流发展加强。在强降水过程发生期,高中低层配置出现垂直方向上的最佳耦合;而台汛期(89月)低频降水峰值位相前期,西太副高东退南撤,低空急流逐渐南落至长江中下游东南部,与高空急流相配合,为强降水过程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3)梅汛期东北亚低频位势高度低值区南下,与中纬太平洋西传的低频波列在长江中下游汇合。同时西太副高发展加强,造成了长江中下游降水峰值位相南高北低的低频位势高度分布,有利于强降水过程的发生;台汛期伴随从热带西太平洋到日本海低频波列的西北向移动,菲律宾东北部的低频气旋及其北侧低频反气旋的降水峰值位相分别移至长江中下游和东北亚地区,导致暖湿、干冷气流在长江流域交汇,进而造成强降水过程。(4)菲律宾以东洋面低频强对流可作为梅汛期和台汛期强降水过程发生的前期热带信号,提前低频降水峰值位相10天左右。

同期刊论文项目
同项目期刊论文
期刊信息
  • 《高原气象》
  • 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主编:文军
  •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天水中路8号
  • 邮编:730000
  • 邮箱:gybjb@lzb.ac.cn gyqx@lzb.ac.cn
  • 电话:0931-82600935
  •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0534
  • 国内统一刊号:ISSN:62-1061/P
  • 邮发代号:54-43
  • 获奖情况:
  • 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1995年获甘肃省编校质量达标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国内外数据库收录:
  •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日本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
  • 被引量:19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