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潮间带多细胞趋磁原核生物的生态分布特征和多样性研究
  • 项目名称:潮间带多细胞趋磁原核生物的生态分布特征和多样性研究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40906069
  • 申请代码:D0609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潘红苗
  • 负责人职称:助理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趋磁细菌是一类能够沿着磁力线运动和定位的细菌,许多不同形态的趋磁细菌广泛分布于淡水和海洋的水体和沉积物中。其中有一类特殊形态的趋磁微生物- - 多细胞趋磁原核生物(Multicellular Magnetotactic Prokaryotes, MMPs),只在咸水区发现。潮间带介于陆、海间,交替地受到空气和海水淹没的影响,且常有明显的昼夜、月和年度的周期性变化,生境类型多样化,人类活动的影响也十分显著。一直以来,还没有在潮间带发现过MMPs的存在。目前,我们已经在潮间带观察到大量的MMPs,因此研究MMPs在潮间带的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基础生物学意义和生态学意义。通过对它们的分布与各理化因子关系的研究,了解它们在潮间带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要作用。采用不同的方法研究潮间带MMPs的多样性,丰富我国海洋趋磁微生物的资源,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结论摘要:

趋磁细菌是一类能够沿着磁力线运动和定位的细菌,许多不同形态的趋磁细菌广泛分布于淡水和海洋的水体和沉积物中。其中有一类特殊形态的趋磁微生物——多细胞趋磁原核生物(Multicellular Magnetotactic Prokaryotes, MMPs),只在咸水区发现。潮间带介于陆、海间,交替地受到空气和海水淹没的影响,且常有明显的昼夜、月和年度的周期性变化,生境类型多样化,人类活动的影响也十分显著。本项目结合显微镜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生态调查手段研究了潮间带MMPs的多样性和生态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我国黄海潮间带MMPs多样性较高,除了世界各地广泛报道的桑葚型MMPs(Mulberry-like MMPs),还有鲜有报道的菠萝型MMPs(pineapple-like MMPs)和尚未报道的松球型MMPs(pincone-like MMPs)。生态调查发现菠萝型MMPs分布在砾石沉积物之下的黑色砂质中,而桑葚型MMPs多分布在砂质沉积物中。对砂质沉积物中桑葚型MMPs及单细胞趋磁细菌的垂直分布调查发现,不同形态的趋磁细菌占据的生态位有所不同。MMPs集中分布在8~12 cm的灰砂—黑砂界面附近,而趋磁球菌多分布在3~5 cm的黄砂层。粒径可能是影响潮间带MMPs的垂直分布的重要因子,MMPs集中分布区为低氧的黑色细砂层,该层富含铁和有机碳。桑葚型MMPs在潮间带的较深分布可能是对潮间带多变环境的适应性结果。本研究丰富了MMPs的多样性,补充了对MMPs在不同生境中分布规律的认识,有助于认识这类特殊微生物在生物地化循环中的作用。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9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48 专利 2
期刊论文 4 会议论文 6 著作 1
潘红苗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