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阿部鲻鰕虎生物标记物对河口POPs污染的预警
  • 项目名称:阿部鲻鰕虎生物标记物对河口POPs污染的预警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40976072
  • 申请代码:D0608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李凯彬
  • 负责人职称:副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进入环境在不同介质的迁移过程中,最主要归趋可能是土壤及水体沉积相,河口作为河流与海洋的交汇点,是河流POPs重要归宿地之一。POPs环境危害主要体现为生物体的低剂量慢性毒性伤害,且通常是多种POPs的复合作用,因而,利用生物毒性伤害状况监测其所处环境,可对污染总体效应进行综合的评价。阿部鲻鰕虎为河口底栖鱼类,是河口沉积相污染的合适指示生物。POPs进入生物体,必然引起机体的防御和代谢反应,以参与POPs代谢的蛋白(P-gp)和酶(CYP 1A)为毒性伤害生物标记物,在体外(In vitro)和体内(In vivo)不同水平研究多种浓度及组合POPs对阿部鲻鰕虎生物标记物的诱导情况,明确不同生物标记物对POPs毒性伤害的预警作用,评价阿部鲻鰕虎生物标记物在POPs污染总体效应的监测效果,并探讨其在河口POPs污染监测中的应用,为河口环境POPs研究与控制提供基础。

结论摘要:

阿部鲻鰕虎为河口底栖鱼类,其栖息的沉积相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环境不同介质迁移过程中的重要归宿地之一。实验发现,阿部鲻鰕虎对POPs有较强的耐受性,远超于环境浓度的污染物也不致死。从体外(肝组织块和细胞系)和体内水平研究3类代表POPs单独和联合作用对阿部鲻鰕虎生物标记物基因的诱导,不同类型污染物的诱导规律不尽相同,其中以BaP对CYP 1A基因的影响最为明显,且有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而PCB1254和DDT诱导规律性欠佳。单独暴露发现,污染物需较高浓度才导致基因的明显诱导,其时已大大超过环境中的可能浓度。BaP和DDT可诱导鱼体P-gp基因的表达,但其相对表达量变化没有CYP 1A明显。 不同类型污染物联合作用对生物标记物诱导的规律较为复杂,多环芳烃类的BaP和DMBA表现为协同诱导效应,BaP和DDT表现为拮抗效应,BaP和PCB1254在不同剂量不同体系有协同或拮抗等不同效应。体内水平研究生物标记物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变化幅度不大,且个体间差异明显;体外研究其相对表达量变化远高于体内水平,大大提高相关研究的灵敏度,而采用课题组建立的剑尾鱼胚胎和脑细胞系开展研究,样本均一性好,试验条件易于人为控制,在联合毒性研究中有明显应用优势。 分别采用生物样品采集、原位暴露和沉积物样品暴露方法研究环境污染物对生物标记物的诱导效应,检测发现阿部鲻鰕虎生物标记物基因相对表达量略有升高,但某些个体间差异较大,未能很好体现环境总体污染状态。基因定量PCR法是一种相对定量的方法,易受各比较因子的量的变化干扰,影响结果的稳定性。环境中多种类型污染物并存,共同作用对生物标记物的诱导将非常复杂,还需进一步系统研究。课题组针对CYP 1A建立了蛋白水平的Western blot检测法,以期两种方法相结合能更有效、全面地反映污染物对生物标记物的联合诱导效应,相应工作还在进一步完善中。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3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李凯彬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