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实现了大规模的城市化。然而近些年来快速城市化引起了广泛讨论和争议,陷入政策、研究和实践的困境。对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存在巨大的地域差异已成为共识,但对差异的程度及差异规律的认识还有待更多探索。本项目采用世界银行226个国家样本点数据,形成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关系识别的客观标准,建立两者的协同测度模型,测算1978-2008年间全国31个省域单元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同度,基于GIS技术,探究不同时间截面的空间分异格局以及时间过程上空间格局的变化特征,揭示出省域尺度单元城市化冒进、滞后抑或基本协调(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及其动态变化,并初步分析空间分异形成的因素及机制,提出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分类型区域的城市化发展对策。这是一项既具有人文地理学理论意义、又直接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亟需开展的课题。
urbanization;economic development;coordination measuring model;spatial differentiation;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快速城市化进程给我国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然而也引起了广泛讨论和争议,争议背后的实质问题是对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关系认识的不同。针对这样的认识悖论与政策困境,申请人负责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通过三年来的研究,基于世界银行的国际数据库以及我国国家和省级区域尺度丰富数据,采用作者设计的象限图方法,对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识别开展了理论和实证的探索与分析,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研究进展,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经典理论出发,重点对诺瑟姆曲线和钱纳里模式进行了讨论和发展。在解读诺瑟姆原著的基础上,提出 “加速阶段”应改称“快速阶段”,推导城市化速度变化的曲线。对钱纳里模型进行扩展和延伸,基于1990-2009年20年间世界149个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数据,采用双对数模型,引入城市化自身时间序列变量,回归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的标准型式。(2)基于世界多国经验数据,构建了识别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定量方法,形成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评估的相对客观的标尺。主要采用象限图分类方法,以人均GDP为X轴,城市化率为Y轴,则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类型和四个象限相匹配,可划分为四类高级协调、低级协调、城市化滞后、城市化过度。(3)在理论与方法的支撑下,实证分析了1960~2010年间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演变过程,以及省际格局的分异规律。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的高速增长缺乏足够的经济支撑,存在着一定风险,需要警惕这种风险。省际格局类似马太效应,不少发达省区中的城市化超前现象值得关注和警惕,中西部地区部分省区的城市化仍然需要适度加快发展。(4)提出国家“十二五”时期城镇化“降低速度、提升质量”,应适时提出健康城市化(或新型城市化)等若干建议。城市化速度变化有其规律,不能拔苗助长,中国已经迈过城市化速度的拐点,加速城市化不应是长期的主旋律;中国城市化理念与重点均需转型。分析健康城市化理论来源,明确健康城市化内涵以及与传统城市化的区别。(5)梳理了国内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研究的最新进展,总结了该领域的热点与难点。总体来看,课题顺利完成了预期目标。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提出了一种识别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初步思路、方法和框架。未来必须由“状态识别研究”深入到“作用机制研究”,进一步聚焦劳动力就业率数量及其质量角度,探讨城市化质量提升的机制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