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动脉对去甲肾上腺素(NE)等内源性缩血管物质的低反应性是导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高动力循环的重要因素,近年发现PHT时RhoA/Rho激酶通路被抑制,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钙敏感性降低,在内脏动脉低反应性中起重要作用。内皮细胞异常分泌的舒血管物质,尤其是活性氧(ROS)是否与该通路传导障碍有关及其机制目前尚无定论。本研究首次采用不同病理阶段PHT大鼠的离体肠系膜微动脉,将保留内皮细胞的PHT动脉与去内皮细胞非PHT动脉串联,研究PHT内皮细胞释放的活性物质对下游正常血管平滑肌的NE反应性、钙敏感性和RhoA/Rho激酶通路的影响。通过在体及血管培养方法,研究PHT诱导下内皮源性血管活性物质,特别是ROS对RhoA/Rho激酶通路的作用机制。并通过临床研究,验证阻断ROS及改变RhoA/Rho激酶活性方法治疗PHT高动力循环的可行性,为临床治疗PHT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提供新思路。
portal hypertension;vascular reactivity;vasoactive substances;reactive oxygen species;RhoA/Rho kinase pathway
内脏动脉对缩血管物质的低反应性所导致的血管扩张是形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高动力循环状态的关键,其原因在于血管平滑肌收缩信号通路发生障碍。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肌肉注射四氯化碳(CCl4)制备肝硬化PHT大鼠模型,检测离体肠系膜微动脉在氧自由基清除剂、过氧化氢(H2O2)清除剂、前列环素(PGI2)生成抑制剂和一氧化氮(NO)生成抑制剂干预下,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性,以及这些血管活性物质,尤其是活性氧(ROS)对RhoA/Rho激酶(ROCK)通路的影响。最后通过PHT和非PHT病人离体肠系膜微动脉对照研究,进一步探求应用维生素C阻断ROS及改变ROCK活性方法治疗PHT高动力循环的可行性。结论如下 1.肠系膜动脉壁上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s)偶联并通过受体后调节RhoA/ROCK信号传导通路。 2.CCl4诱导的肝硬化PHT大鼠肠系膜动脉以及内皮细胞的ROS尤其H2O2含量升高,阻碍了RhoA/ROCK信号传导通路的活化,是引起肠系膜动脉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低反应性的原因之一。该机制通过肠系膜动脉内β- arrestin-2蛋白水平上升,并且与α1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能力增强,导致G蛋白脱偶联,抑制收缩激动剂诱导ROCK激活来实现。 3.CCl4诱导的肝硬化PHT大鼠体内环氧合酶-1(COX-1)表达上调导致的PGI2生成增多,参与内脏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收缩低反应性;吲哚美辛抑制PGI2生成能部分改善肝硬化PHT大鼠内脏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的低反应性。 4.CCl4诱导的肝硬化PHT大鼠的肠系膜动脉中,NO生成过多是肠系膜血管反应降低、血管扩张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其肠系膜血管平滑肌动脉NO通过cGMP/PKG途径对ROCK有着直接的抑制作用,但是只是活性上的抑制,对ROCK蛋白的表达没有影响。 5.临床研究显示肝硬化PHT病人肠系膜动脉对去甲肾上腺素收缩敏感性降低,表现为ROCK蛋白量的表达和活性均下降,削弱了对MLCP的抑制能力。大剂量维生素C能逆转上述表现,其分子机制与提高了RhoA/ROCK通路中ROCK量和活性有关。通过上述研究,进一步阐明了血管活性物质对血管收缩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丰富了对PHT时内脏高动力循环机制的认识,为临床治疗PHT并发症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