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缘最高海相层的古生物及综合地层学研究
  • 项目名称: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缘最高海相层的古生物及综合地层学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40972026
  • 申请代码:D0202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李国彪
  • 负责人职称:副教授
  • 依托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印度与亚洲板块之间的碰撞也许是中生代末以来所发生的意义最为深远的构造事件之一。碰撞后残留海盆的消亡过程是大陆全面碰撞拼合的完整记录,最高海相层的研究是恢复板块碰撞与特提斯海消亡过程的关键。藏南喜马拉雅特提斯带的最高海相层研究较为系统而深入;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侧最高海相层的研究则显得相对零散而薄弱,缺乏系统性地层古生物研究。本项目重点对江孜至扎达地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缘最高海相层(江孜甲查拉组、萨家赛区北、萨嘎桑单林组及札达龙吉混杂岩等)的地层古生物标志进行系统性的定量学研究,建立其可与国际标准化石进行对比的多门类微体古生物(有孔虫、放射虫等)的精细化石带,确定雅江缝合带南缘最高海相层的位置与时代及区域变化。结合沉积学及古生态学等研究恢复其古环境。同时,对该带混杂岩选取局部地段进行综合地层学研究及微体古生物填图尝试,确定混杂岩的组成、性质及时代,分析其形成机制及与板块俯冲碰撞的关系.

结论摘要:

印度与亚洲板块之间的碰撞也许是中生代末以来所发生的意义最为深远的构造事件之一。碰撞后残留海盆的消亡过程是大陆全面碰撞拼合的完整记录,最高海相层的研究是恢复板块碰撞与特提斯海消亡过程的关键。本项目重点对西藏南部中新生代沉积地层(尤其是最高海相层)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项目实施期间,项目组成员在西藏南部进行了5批次、26人次(人数最多的一次有12人)、工作周期约5个月的野外地质考察。野外工作主要在江孜、亚东、岗巴、定日、萨嘎等地区进行。在对研究区进行广泛踏勘与考察的基础上,测制了白垩纪地层剖面7条,古近纪地层剖面11条,第四纪地层剖面1条,初步填制了江孜及亚东-岗巴地区白垩纪-古近纪地层分布图。采集了3627件微体化石样品、152件大化石,187件地球化学样品、1425件岩石(薄片)样品。大化石包括箭石、菊石、双壳、海胆、珊瑚、腹足类等门类。室内处理了1200余件微体化石样品,获取微体化石7000余个。C、O等同位素测试267个。 项目取得了如下主要科研进展及成果(1)项目对西藏南部古近纪(包括部分白垩纪)海相地层进行较为系统的生物地层学、沉积学、古生态、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实测地层剖面18个,采集各类样品5千余件。室内处理了1200余件微体化石样品,获取微体化石7000余个,包括有孔虫(浮游与底栖)、介形虫、放射虫、钙藻、孢粉等化石。共鉴定微体化石浮游有孔虫87属145种,底栖有孔虫57属167种;介形虫43属78种;放射虫78属143种;钙藻23属59种;孢粉34属63种。 (2)通过对东特提斯(藏南)地区最高海相层的多门类综合生物地层学研究,初步将东特提斯在西藏消亡的事件确定为始新世Priabonian早期(35-37Ma)。(3)研究表明在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OAE2)及古近纪PETM极热气候期间期间均存在一次明显的生物(有孔虫等)的生物绝灭与复苏事件,说明PETM极热气候事件在东特提斯地区的生物响应时明显的。(4) 通过对东特提斯白垩纪大洋红层(CORB)的多门类微体古生物(有孔虫及放射虫等)综合地层学研究,初步建立了东特提斯白垩纪大洋红层的生物地层格架。(5) 通过项目组成员发表各类科研论文25篇(含国际SCI论文3篇,EI论文1篇)。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4
  • 7
  • 0
  • 0
  • 0
相关项目
李国彪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