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低碳城市"是各国政府共同遏制全球变暖的战略举措。空间结构优化,对于城市减少碳排放有长期、结构性的作用,是实现"低碳城市"的重要途径。以北京为研究对象,本项目在理清城市碳排放总量、构成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建立居民碳排放的系统性分析框架;在不同区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社区,进行大规模入户调查和若干深度访谈,构建就业可达性、人口密度、建筑密度、用地混合度、公交可达性等空间结构指标与居民碳排放之间的定量模型;针对北京不同尺度上的空间规划方案,利用空间结构-碳排放定量模型进行情景模拟分析,提出面向"低碳北京"的具体建议和规划措施;最后通过对比国内外相关研究和规划实践,总结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模式和政策建议。研究不仅对首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意义,更是积极探索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发展"低碳城市"的现实路径,为其他城市提供和积累经验,丰富中国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Urban spatial structure;Household carbon emission;High(low) carbon neighborhood;Low carbon city;Beijing
基于申请书中所设计的研究框架,项目团队(1)梳理了大量文献,总结国内外若干城市碳排放总量和构成的演变趋势,发现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工业碳排放所占的比例将持续下降,交通和建筑所产生的碳排比重将提高。针对北京碳排放的定量分析发现同样如此,而针对全国各省市碳排放的面板分析同样发现空间形态指标对于碳排放有显著影响。单个和多个城市的研究均表明空间结构优化对于城市减少碳排放有长期、结构性的作用。(2)为探索城市空间结构对居民碳排放的作用机制与影响强度,项目组在北京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社区,两次进行大规模的入户调查。2010年进行了1400份居民碳排放入户问卷调查;2012年聚焦于11个典型社区,获取了900户居民的问卷数据。在问卷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空间统计工具确定了北京高(低)碳排放居民的聚集社区,进而通过案例研究,结果显示建筑密度、土地利用形态、就业可达性和公交可达性均对居民碳排放产生显著影响。其代表性成果发表于SSCI期刊《Habitat International》。为更清晰地认识北京空间结构,研究项目也对随机抽样的2001、2003和2005年住宅价格进行分析,发现北京城市空间结构有向多中心演变的趋势。由此形成的另一代表性成果发表于SSCI期刊《Urban Studies》。(3)基于已有研究发现,项目组也着手形成北京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低碳发展的政策建议。这部分的代表性成果发表于《北京规划建设》,同时项目组也为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提交了《北京居民出行与社区能耗行为调研》研究报告,被认为“对北京城市低碳规划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项目在研究过程中也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完成培养硕士研究生若干,同时同样积极展开各种学术活动,加强学术交流。总体而言,本项目较好地完成了申请时所计划的研究发表、指导教学、学术交流等各方面目标。但也必须承认,目前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说明本项目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只有对城市空间结构展开更深的研究,进而理解其演变的趋势及背后的动力,才可能提出更具可操作性的低碳政策建议。为此主持人在本项目的基础上,成功申请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低碳导向的北京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41371007),希望在本领域深化研究,构建更科学、更全面的空间结构-碳排放定量模型和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