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及其支撑条件研究
  • 项目名称: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及其支撑条件研究
  •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 批准号:71240010
  • 申请代码:G0307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3-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杨连生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 批准年度:2012
中文摘要:

跨学科研究实质上就是一种多学科的协同创新过程,跨学科研究组织的运行机制是多学科协同创新的实现方式。本项研究拟运用协同学、知识社会学、群体动力学、组织生态学、组织创新与科技管理等理论,通过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提出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分析框架和理论模型;选择国内外不同类型的跨学科研究组织为研究样本,运用理论建模、实证调研和案例分析等方法,识别、描述与分析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揭示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及其支撑条件;分析制约我国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机制有效运行的组织障碍及其成因,构建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管理模型,提出促进我国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管理策略。通过本项研究可以深化对跨学科研究组织创新实践规律的认识,在丰富跨学科研究组织有关理论的同时,为提高我国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效率提供管理改革依据。

结论摘要:

自“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及其支撑条件研究”项目获得立项以来,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学术论坛》、《北京教育(高教版)》、《技术与创新管理》等期刊上,发表或录用研究论文5 篇,完成了研究报告。 本研究重点探讨了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组织特征、运行动力、影响因素、支撑条件和管理策略,提出了促进我国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管理建议。研究的价值与贡献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对“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内涵进行了界定,认为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是多个相关学科围绕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投入优质资源构建跨学科研究的组织体制和机制,发挥不同学科的比较优势,形成跨学科研究组织特有的组织特性和文化氛围,在学科间的观念融合、知识互补与方法借鉴过程中合作解决问题、形成突破性创新成果的活动。这种活动具有明显的问题导向性、动态开放性、前沿交叉性、整合创新性和管理复杂性等特征。(2)本研究从个体、组织和互动过程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其中个体因素包括领导者的特点和能力、成员的能力和素质等,组织因素包括创新目标、任务特性、激励机制和组织文化等,互动过程则主要是指跨学科组织成员间的知识共享、转移和扩散等状况,认为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实施,需要根据这些影响因素的特性构建有效的运行机制,并构建了运行机制的分析模型。(3)分析了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支撑条件,包括跨越学科边界的组织架构、协同创新的奖励体系、不同学科文化的对话与融合、协调相关单位人事关系的制度与政策等八个方面,为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提供了管理改革依据。(4)从竞合互动的视角出发,对由学科专有知识竞争力、学科间的知识转移力与跨学科研究组织的整合力等构成的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动力系统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从寻求学科间的差别优势、到打破学科边界、再到知识互动共生、最终实现知识创新的动力特征。(5)探讨了促进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活动效率的管理策略,分别从改善管理体制、建设组织制度、搭建组织平台等方面提出了管理建议。 在本项目研究期间,项目组成员参加了多种学术会议并交流了研究成果。项目负责人指导的2名研究生选择了与本项目直接相关的学位论文选题,其中博士生一名,硕士生一名。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5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22 会议论文 4 著作 1
期刊论文 118 会议论文 16 著作 1
杨连生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