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多孔材料储氢目前存在的吸附热低、常温下储氢性能不足等问题,本项目提出"新型多孔材料的原位掺杂(N,B,Li等)设计、制备及催化储氢"研究。拟制备系列多孔材料(MOF-5,铝基MOFs和CMK-3等),并选择不同的掺杂剂(LiBH4、NH3BH3等)为掺杂源对其进行杂原子(B、N、Li等)原位掺杂;运用纳米技术、实验设计、XRD 、SEM、TG/DSC等对所制备的多孔材料进行组分优化设计、尺度控制、结构表征;利用热分析、BET和Sievert 方法等表征材料的吸/放氢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获得杂原子限域的多孔材料对H2的吸附热;运用催化理论和第一性原理计算,从原子尺度研究杂原子限域对MOFs结构影响,阐明杂原子和MOFs的相互作用,确定可能的气体吸附位,揭示多孔材料限域杂原子吸放H2的机理。本项目研究对于具有优良气体(H2,CO2等)吸附功能的新型多孔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Porous materials;doping;Hydrogen storage;CO2 adsorption;
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合成了多种掺杂剂(LiNH2BH3, NH3BH3等)与多孔材料的复合材料, 如NH3BH3-MIL-53,NH3BH3-ZIF-8,LiNH3BH3-GO等,实现了B,N,Li等杂原子在多孔材料中的原位掺杂。通过热分析手段(TG 和DSC)获得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信息,通过单晶(或粉末)X 射线衍射对复合材料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对材料形貌进行了研究。采用低温氮气物理吸附法对材料的多孔性质进行了研究。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掺杂剂与多孔材料复合的作用机制,解释了复合过程的反应动力学以及复合材料的气体吸附机制。复合材料表现出优良的H2和CO2气体吸附性能,BNHx掺杂的MIL-53和ZIF-8在77K和820 mmHg条件下储氢量分别达到2.1 wt%和1.83wt%。此外,CuBTC-GO复合物在273 K和1 atm的条件下CO2吸附量达到8.26 mmol/g。这些结果能够为本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