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新型蠕虫孔炭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
  • 项目名称:新型蠕虫孔炭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50972167
  • 申请代码:E020603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符若文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中山大学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项目利用硅凝胶骨架可原位团聚形成纳米颗粒的原理,合成出具有大尺寸中孔传质通道的新颖蠕虫孔炭材料。进一步地,利用氢氟酸可以调节硅凝胶化过程,进而控制硅凝胶模板的形貌及尺寸的原理,实现蠕虫孔孔径分布的多层次设计和孔径尺寸的调控。项目拟重点研究催化剂、助催化剂、炭源、硅源等原材料的种类及其用量对蠕虫孔及其传质通道的调控作用,从而提出完备的具有一元/二元中孔结构的新颖蠕虫孔炭材料的可控制备科学理论。在此基础上,项目拟开展此类新型纳米炭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基础研究。着重研究纳米孔结构和炭骨架结构在电荷存储、释放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协同效应规律,阐明纳米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关联性,从而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本项目可以丰富和发展纳米结构炭材料的制备科学理论,为超级电容器的性能突破提供机会,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科学意义。

结论摘要:

本项目利用氢氟酸可以调节硅凝胶化过程,进而控制硅凝胶模板的形貌及尺寸的原理,实现了蠕虫孔孔径的可调控性。同时,利用硅凝胶骨架可原位团聚形成纳米颗粒的原理,合成了具有尺寸可控的传质通道的蠕虫孔炭材料。进一步地,通过层次化和复合化技术,构筑了一系列多层次性蠕虫孔结构。重点研究了催化剂、炭源、硅源等原材料的种类及其用量对蠕虫孔及其传质通道的调控作用,阐明了层次化中孔结构的调控机制,并揭示了炭骨架结构控制规律和炭化机理,从而提出了的层次化蠕虫孔炭材料的可控制备科学理论。在此基础上,项目开展了该类新颖纳米炭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基础研究。着重研究了纳米孔结构和炭骨架结构在电荷存储、释放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协同效应规律,揭示了层次化蠕虫孔结构在离子传输过程中的重要贡献,厘清了纳米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关联性,从而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本项目丰富和发展了纳米结构炭材料的制备科学理论,为超级电容器的性能突破提供帮助,具有重要理论和科学参考意义。 在本项目资助下,正式发表SCI/EI论文13篇(IF>312篇)、会议论文26篇,申请中国专利1件。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21
  • 25
  • 1
  • 0
  • 0
会议论文
相关项目
符若文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