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跨界旅游区的边界效应测度与合作网络模型研究
  • 项目名称:跨界旅游区的边界效应测度与合作网络模型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41071098
  • 申请代码:D0102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杨效忠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跨界旅游区旅游发展潜力大而问题复杂、矛盾突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旅游地,成为区域旅游发展研究的新焦点。本项目以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地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选择山岳、峡谷、湖泊三种类型的跨省界的跨界旅游区为案例区域,分析案例区的旅游空间结构特征,剖析跨界旅游区的组织网络结构,测度跨界旅游区的边界效应,揭示跨界旅游区合作机制,构建合作网络模型(合作演化模型、合作机制概念模型、合作网络路径模型),探索合作网络组织形态。本研究将有助于拓展旅游地理学的研究视野,丰富旅游地空间结构和空间合作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同时为跨界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保护、规划、开发、利用等提供实践案例和具体指导,为跨界旅游区协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结论摘要:

跨界旅游区是旅游发展潜力大而管理对象复杂的地理单元,是旅游地理学区域性研究的新焦点。本项目按照申请书和计划任务书的研究计划进行,基本达到了研究目标,较好完成了研究内容和预期成果。在本项目支撑下,共发表学术论文20篇,出版专著1部。项目支持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5篇。本项目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有一、跨界旅游区的空间结构及演化界定跨界旅游区的概念与特征,划分跨界旅游区的基本类型,总结其基本属性。以大别山为案例地,在案例地背景分析和空间特征分析基础上,得出跨界旅游区呈现出“逆向核心边缘”空间发展模式,并重点探讨了交通方式对跨界旅游区景点可达性的影响。二、跨界旅游区的组织网络结构与边界效应测度立足于组织际关系和社会网络理论方法视角,剖析出跨界旅游区空间合作行为实质为跨界旅游组织之间接触交流的网络构建和重组,在跨界旅游组织网络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础上,对天堂寨网络结构进行实证研究。此外,以壶口瀑布为案例地,实证分析了跨界旅游区经济影响域网络结构。借助社会网络密度和中心度指标,构建了跨界旅游区边界效应测度指标体系,包括整体边界效应和节点边界效应两类指标,并对不同类型的跨界旅游区边界效应进行比较。以典型的跨界景区—天堂寨为案例,构建“时间可达性非直线系数”指标测度跨界景区的边界效应,发现行政边界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屏蔽效应存在于跨界景区之间,其作用效果遵循距离衰减规律,呈现显著的行政区域对称格局。三、跨界旅游区合作网络模型根据Francisco的组织际合作关系整合模型,发现天堂寨跨界旅游合作处于由弱合作向中合作过渡阶段。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析了跨界合作影响因素,剖析出合作的影响机制,提出网络复制和网络重构合作路径。引入政策网络概念,探讨跨界旅游区的网络组织形态——跨界旅游联盟,并以太湖旅游区为案例地展开实证研究,通过构建跨界旅游区政策网络指标,评价太湖跨界旅游区的网络内部凝聚力、组织之间的协调程度、网络的开放程度等。以太湖跨界旅游区为例,探讨品牌个性与自我一致性、游客忠诚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目的地品牌个性及自我一致性对游客忠诚度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另外,还发现自我一致性在目的地品牌个性和游客忠诚度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并采用IPA 模型对比游客对无锡和苏州太湖品牌个性感知的差异。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23
  • 0
  • 0
  • 0
  • 1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8 会议论文 6 著作 2
杨效忠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