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新技术企业创业网络的形成过程及其治理机制研究
  • 项目名称:新技术企业创业网络的形成过程及其治理机制研究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71002007
  • 申请代码:G0215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韩炜
  • 负责人职称:副教授
  • 依托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由于技术应用性与商业化缺陷,借助网络关系获取价值越来越成为新技术企业成长的有效手段,针对新技术企业创业网络的研究也日益活跃,但关于创业网络从何而来、如何通过网络治理机制促进创业网络有效形成的研究仍很匮乏。本研究着眼于以新技术企业为核心的创业网络,运用扎根理论式的研究设计与方法,在澄清创业网络形成的人格化路径与非人格化路径基础上,突出创业者社会资本与企业资源结构间匹配关系的情境作用,挖掘不同情境下诱发非人格化比例提升的可能性与程度;进一步结合行为博弈与实证研究方法,剖析情境诱因下创业网络治理机制的内在机理,及其作用于新技术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意在揭示新技术企业创业网络形成的规律,挖掘用以规范创业网络形成过程的治理机制,探索外部网络与内部资源适配情境下影响新技术企业绩效的深层次原因。研究有利于提炼影响创业网络有效形成的可管理的理性要素,为促进新技术企业成长的网络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结论摘要:

新技术企业的生存和成长是不断建构、维持和治理外部交换网络的过程。已有大量文献探索了创业网络对于新技术企业生存和成长的促进作用及其边界条件,但对于创业网络的形成过程与治理机制选择的研究却存在不足。本研究首先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建构了关于创业网络形成过程的理论命题。研究发现,在创业者社会资本和企业资源结构的匹配情境下,创业网络的形成可能历经四种路径,即创业导向的资源寻求路径、资源导向的关系建构路径、关系资源嵌入的技术应用路径和创业机会诱发的市场行为路径;而经由四种路径的组合,创业网络形成过程是一个从人格化网络到半人格半市场化网络再到市场化网络的过程。进而,本研究运用多重案例研究方法,解释了创业网络治理机制的选择。研究发现,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体制内和体制外组织在社会规范、资源含量等方面的差异促使新技术企业在与之进行交易时投入不同的关系专用性资产,且表现为形式各异的学习,从而构成包含契约、信任、学习的“混合”治理机制。同时,本研究还运用进化博弈剖析了情境诱因下创业网络治理机制的内在机理。研究一方面佐证了创业网络混合治理机制的理论意义,强调了契约、信任与学习的互补效应;另一方面进一步指出,新技术企业的嵌入程度、契约完备程度与条款内容以及学习导向下的合作战略会影响治理机制的运行,是维持创业网络稳定性的重要条件。最后,本研究运用大样本统计检验方法验证了创业网络治理机制对新技术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研究显示,对于创立时间不长的新技术企业来说,契约机制未能对新企业绩效产生积极影响,而信任机制以及学习机制能够对新企业绩效产生积极影响。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揭示新技术企业创业网络形成的过程与规律,挖掘用以规范创业网络形成过程的治理机制,探索外部网络与内部资源适配情境下影响新技术企业绩效的深层次原因。另一方面,研究也有利于提炼影响创业网络有效形成的可管理的理性要素,为促进新技术企业成长的网络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21
  • 1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22 会议论文 5 获奖 1
期刊论文 191 会议论文 27 著作 3
韩炜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