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和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HPV)都是由单一核衣壳蛋白包装单链核酸基因组为结构的细小病毒,单链核酸具有功能性天然构象与衣壳蛋白存在特异性识别能力,产生选择性装配机制。根据这一特性本研究拟针对上述两种对虾细小病毒,通过指数富集的配基系统进化技术(SELEX)分析并寻找病毒基因组与衣壳蛋白相互作用的核酸包装识别序列,筛选高亲和力核酸包装识别分子,分析空间构象,阐明病毒核酸与衣壳蛋白选择性识别装配机制;通过比较两种病毒装配异同,揭示其识别机制的相关性;同时针对两种病毒不同地理株,分别评价高亲和力核酸包装识别分子与衣壳蛋白的结合特性,从而对分子流行病学和致病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为深入探讨和研发病毒型药物导入技术进行病毒病防治奠定基础。
parvoviruses of shimp;IHHNV;HPV;capsid protein;affinity
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HPV)核酸与核衣壳蛋白亲和筛选。构建了HPV全基因随机ssDNA库,使用亲和层析纯化并复性重组表达了HPV核衣壳蛋白。在此基础上,使用指数富集的配基系统进化技术(SELEX)经过两次共18轮筛选过程获得258bp与HPV核衣壳蛋白高亲和力核酸包装识别分子。该片段转录并翻译核衣壳蛋白的编码序列。以40bp/段分成12段后检测亲和力,结果显示12段序列与核衣壳蛋白CP的亲和力均小于258bp片段与CP的亲和力。此外,将第二次筛选的1-14轮产物进行亲和力检测发现亲和力逐渐上升,并在第七轮接近饱和。该结果为HPV分子流行病学和致病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HPV中国株real-time PCR检测方法建立和应用。根据HPV中国株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及TaqMan探针,建立了real-time PCR检测方法。检测灵敏度为4个病毒拷贝,该方法特异性和重复性良好,适用于HPV中国株的检测。所检样品中,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HPV阳性率高达76%,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HPV阳性率很低;养殖水体中的其他环境生物甚至养殖海水中也检出HPV。该技术方法为苗种疫病监测和SPF对虾选育提供了手段,对对虾疾病的预警与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OIE标准检测养殖对虾中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的PCR检出类型。采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4对引物对本实验室2011-2012年采集的对虾样品进行IHHNV检测,并对国内存在的IHHNV检出类型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在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中国对虾、宽沟对虾(M. latisulcatus)中均检测出IHHNV。其中凡纳滨对虾阳性率最高,中国对虾阳性检测率最低。对虾样品2011年阳性率高于2012年,华东地区高于华北、华南两地。研究首次得到国内IHHNV的4种PCR检出类型,填补了我国该疫病背景零积累的空白,对IHHNV流行病学研究和风险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IHHNV致病力分析。通过感染型IHHNV投喂攻毒实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初步探究了IHHNV在对虾体内的增殖情况,从而为该病毒的致病力水平及危害评估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