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土壤是一种人为强烈干预下的人工湿地,养分进入稻田土壤后,部分被作物吸收利用,部分通过径流、渗漏等进入水体环境。磷素是水稻生产过程中输入的主要养分之一,同时磷的损失又是水体污染中磷的重要来源之一,但稻田土壤中磷的损失途径是什么,通量有多大,对水体环境中磷的负荷量是增加还是减少?这一直是农业科学家和环境学家们争论的问题。本项目将通过田间和模拟试验探讨外源磷(肥料输入的磷和水体中的磷)进入稻田土壤后的吸附、固定、利用过程,磷的损失途径、通量及其对水体环境的影响,为评估稻田土壤磷的循环及其对水体环境中的磷的负荷量的影响提供相关参数,揭示稻田土壤作为一种人工湿地对净化水体环境中磷的污染的增减作用机制,为河网地区的面源污染控制建立合适的土地利用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稻田土壤是一种人为强烈干预下的人工湿地,养分进入稻田土壤后,部分被作物吸收利用,部分通过径流、渗漏等进入水体环境。磷素是水稻生产过程中输入的主要养分之一,同时磷的损失又是水体污染中磷的重要来源之一,但稻田土壤中磷的损失途径是什么,通量有多大,对水体环境中磷的负荷量是增加还是减少,这一直是农业科学家和环境学家们争论的问题。本项目将通过田间和模拟试验探讨肥料磷进入稻田土壤后的吸附、固定、利用过程,磷的损失途径、通量及其对水体环境的影响,为评估稻田土壤磷的循环及其对水体环境中磷的负荷量的影响提供相关参数,揭示稻田土壤作为一种人工湿地对净化污染的增减作用,为河网地区的面源污染控制建立合适的土地利用模式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