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为高速转动原子核结构特性的研究,着重研究围绕Z=54-58 的Xe、Cs、Ba、Ce等核链原子核的八级形变及其他奇异结构,寻找此区内围绕Z=56、N=88核区的新的八极形变带结构,并对某些过渡性的缺中子核的形状共存与形状驱动等特性进行研究。针对不同核链的核采用不同的方法:用在束伽玛谱的实验技术,在中国原子能科学院重离子加速器上,对此区内的129Xe、130Xe、133Cs等核进行研究,重点研究形状共存等特性;通过国际合作对重核自发裂变产生的瞬发伽玛谱的测量,对144Ba、146La、147Ce、150Ce等核进行研究,在偶偶核中着重寻找s=-1八级形变带,而在奇A核与双奇核中寻找新的八级形变带,并对此区内的八级形变特性,如偶极跃迁几率的变化、八级形变稳定性随自旋态的变化等进行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对深入研究与理解原子核的形状共存、形状驱动效应以及反射不对称特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nuclear high spin states;octupole deformation;neutron-rich nuclei;shape coexistence;
本项目为原子核高自旋态结构特性的实验研究,目标为研究围绕A=140核区的一些原子核的反射不对称的八级形变及其它奇异结构,着重寻找此区内围绕Z=56、N=88核区的新的八极形变带结构,并研究某些过渡性的缺中子核的形状共存与形状驱动等特性。在此基金项目的资助下,研究工作深入开展,取得很好的成果,完满完成了预定的任务,并将研究的范围扩展到A=100丰中子与缺中子核区。我们通过重离子融合-蒸发反应及国际合作开展的重核裂变的实验,完成了多个原子核高自旋态研究。在A=140丰中子核区,完成了极端丰中子核150Ce、152Ce的高自旋态结构,发现这两个核中的重要的八极形变带,进一步扩展了Ce核链的八极形变范围;参与国际合作,识别了141Cs,142Cs,151Pr,153Pr中的八极形变带结构;发现了152Nd中的建立在同质异能态上的转动带。在A=140缺中子核区,完成了139Pr、140Pm、141Pm的复杂的高自旋态结构研究,在这几个核中,各自首次发现多条重要的集体转动带结构,包括退偶带、扁椭形变带、三轴扁椭形变带等,为研究此区的形状共存、形状驱动效应提供丰富的实验证据。在A=100丰中子核区,新发现了奇Z核109Tc、偶偶核114Ru中的重要的双声子伽玛振动带,从而扩展了此区内的多声子伽玛振动带岛;识别了极端丰中子核104Zr中的二准粒子转动带;参与国际合作,识别了88,89,92,94,96Sr、95,96,97,98Zr中的双声子八极振动带结构。在A=100缺中子核区,识别了98Tc中的手征二重带结构。此外,通过参与国际合作,还完成了A=100与140丰中子核区的其它多个核的高自旋态结构研究。研究工作与国内理论家密切合作,对一些核的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计算,取得很好的结果,加深了对于核结构的理解。总计发表期刊论文25篇, SCI收录22篇,专著中的文章一篇。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