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科研机构基于过程管理的合作创新能力研究
  • 项目名称:科研机构基于过程管理的合作创新能力研究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71103174
  • 申请代码:G030703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4-12-31
  • 项目负责人:温珂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后金融危机时代,科学与产业合作创新的进一步深化在全球范围内大大激励了创业型科研机构的发展。从这一现状出发,本项目借鉴当前战略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 - 联盟能力理论,从过程管理的视角出发对我国科研机构的合作创新能力进行研究。这一选题,不仅促使我们把产学研合作的政策重点从增加双方互动拓展至合作创新的内生动力,而且有助于在微观组织层面上探讨科研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方向和目标,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项目将拓展联盟能力理论,在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科研机构合作创新能力的分析框架。这一分析框架是本研究的重要特色和创新之处。研究过程中将充分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国内研究院所为研究对象,对合作创新能力对创业型科研机构创新绩效的作用和影响合作创新能力的制度因素展开研究,并运用多案例比较研究对创业型科研机构构建合作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进行深入剖析,从而为相关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结论摘要:

后金融危机时代,科学与产业合作创新的深化在全球范围内大大激励了创业型科研组织的发展。创业型科研机构在欧美各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但在我国,创业型科研机构的发展却更需要政策引导。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本项目对科研机构合作创新能力展开研究,尝试促使产学研合作政策设计从增进双方互动拓展至强化合作创新的内生动力,通过深入分析合作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为更有效推动创业型科研机构发展提供决策支撑。项目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科研机构合作创新能力的基础理论研究、合作创新能力对合作创新绩效的作用分析以及合作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等三大部分。在基础理论研究部分,我们建构了科研机构合作创新能力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概念框架,提出合作创新能力由合作主动性、关系治理和内部协调三方面构成,将其动态发展过程划分为适应阶段、塑造阶段和稳定阶段,并从领导者、组织结构和组织惯例等方面分析其发展的动力机制。以中国场景下的上百家国立科研院所为研究对象,我们对合作创新能力三个构成部分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合作主动性和关系治理与科研机构合作创新绩效有显著正相关性,而内部协调则显著与合作创新绩效负相关。对合作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目前分别在组织和个人两个层面展开分析,前者主要关注资源投入结构与创新产出的关系,后者则重点分析激励科学家与企业合作的政策、组织结构设计(TTO)以及法治环境等对合作创新的影响。为保证研究的严谨可靠,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综合运用公开检索、问卷调研和实地访谈等多种途径获取数据。通过科技统计年鉴和SCI数据库,我们获取了各研究所的投入和产出数据;通过问卷调研,我们在研究所和科学家两个层面上测量了合作创新能力的影响要素,量表的设计既参考经典文献也依赖实地访谈信息的有力支撑。实地访谈,为建构合作创新能力动态模型、辨析影响因素和开展案例研究提供了最基础和核心的数据。本项目首次提出了科研机构合作创新能力这一概念,建构了合作创新能力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理论模型,为创业型科研机构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尤其是,合作创新能力动态模型的提出及其动力机制的分析,发展了现有的联盟能力理论。从应用价值来看,本项目研究有助于促使产学研合作政策设计从增加双方互动拓展至强化合作创新的内生动力,将作用于合作创新能力建设的资源配置、组织设计以及社会文化等多层次的制度因素纳入创新政策分析框架。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5
  • 1
  • 0
  • 0
  • 0
相关项目
温珂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