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骆驼斯氏副柔线虫在传播媒介体内发育过程研究
  • 项目名称:骆驼斯氏副柔线虫在传播媒介体内发育过程研究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31160502
  • 申请代码:C1804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杨莲茹
  • 依托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斯氏副柔线虫病是由斯氏副柔线虫(Parabronema skrjabini)寄生于骆驼真胃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养驼业的寄生虫病。目前,国内外关于骆驼斯氏副柔线虫病的研究资料甚少。本课题是在前期研究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果,首次明确了吸血角蝇(截脉角蝇和西方角蝇)是我国骆驼斯氏副柔线虫病传播媒介的基础上,继续对斯氏副柔线虫传播媒介-吸血角蝇的生活习性和斯氏副柔线虫在吸血角蝇体内的发育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为完全弄清斯氏副柔线虫的生活史奠定基础;为制定骆驼斯氏副柔线虫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课题研究密切结合内蒙古地区养驼业生产实际的需要,在骆驼斯氏副柔线虫病传播媒介和生活史研究方面填补国内外空白。其研究成果对促进内蒙古地区养驼业的发展,维护生态资源和贫瘠草场的利用,保护和挽救我国濒临灭绝的珍贵畜种,配合党和政府西部大开发战略,加速西部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长远意义。

结论摘要:

骆驼斯氏副柔线虫病是严重危害养驼业的寄生虫病。因骆驼主要分布在第三世界国家贫困地区的荒漠化草原,故国内外关于骆驼斯氏副柔线虫病的研究资料甚少,对其生活史并不清楚。本项目在前期研究证实西方角蝇和截脉角蝇是骆驼斯氏副柔线虫病传播媒介的基础上,主要对内蒙古地区骆驼主产地两种角蝇的分布情况及生活习性、体内斯氏副柔线虫感染情况、斯氏副柔线虫在其体内的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重要结果如下 骆驼斯氏副柔线虫病流行地区分布的西方角蝇和截脉角蝇以后者为优势种群,气候和地理条件差异影响它们的分布和数量。角蝇幼虫生长发育依赖宿主粪便,成蝇群居于骆驼等反刍动物体表,以吸血为生,驱之则散,片刻即聚;嗜好寄生于幼龄和深色被毛宿主,寄生位置根据其生理需要而变;其活力和数量受制于气候影响,嗜温厌冷,趋光避风特性明显。斯氏副柔线虫幼虫寄生于角蝇成蝇腹部,虫体白色或淡黄色,呈盘旋状弯曲;两种角蝇体内斯氏副柔线虫幼虫的平均感染率为17.0%,其中截脉角蝇高于西方角蝇,雄性角蝇高于雌性角蝇,最大感染强度73条,平均感染强度7.2条。夏季实验室自然温度下,角蝇从卵到成蝇平均周期为11d,卵于24~28h孵化为幼虫,幼虫经4~5d发育后化蛹,蛹期持续5~7d后羽化为成蝇。粪便中的胸廓鼓翅蝇幼虫与角蝇幼虫存在生存竞争,角蝇体表寄生的巨螯螨属以昆虫卵和幼虫为食,二者具有作为角蝇生物防治天敌的潜质。咽骨体是两种角蝇幼虫龄期划分的特征性结构,咽骨体长是两种角蝇幼虫龄期划分的最佳标准。两种角蝇的卵、2龄幼虫、3龄幼虫、蛹和成蝇均可通过形态学差异予以区分,但二者1龄幼虫没有可识别的形态学差异。限制性内切酶AvrⅡ可用于西方角蝇和截脉角蝇的酶切鉴定,建立的PCR-RFLP方法可不受角蝇样本及其虫态影响,快速准确鉴定两种角蝇。角蝇Ⅰ、Ⅱ、Ⅲ期幼虫体内斯氏副柔线虫幼虫平均感染率分别为4.48%、5.66%和4.78%。角蝇各龄期幼虫体内的斯氏副柔线虫幼虫形态特征基本一致,在角蝇各龄期幼虫体内均可找到发育程度不同、大小不一的斯氏副柔线虫幼虫,据此认为角蝇感染斯氏副柔线虫虫卵始于其幼虫阶段,且各龄期幼虫都可感染斯氏副柔线虫虫卵。 以上结果不仅填补了国内外对角蝇上述研究的空白,而且为弄清斯氏副柔线虫在其传播媒介角蝇体内的发育过程及斯氏副柔线虫的生活史奠定了重要基础。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5
  • 5
  • 0
  • 0
  • 0
相关项目
杨莲茹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