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过敏原诱导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CD203c表达变化的机制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 项目名称:过敏原诱导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CD203c表达变化的机制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 批准号:81241135
  • 申请代码:H1007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3-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张慧云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海南医学院
  • 批准年度:2012
中文摘要:

摘要过敏原诱导的肥大细胞(MC)/嗜碱性粒细胞(Bas)脱颗粒试验(测组胺)早已被公认是过敏性疾病体外诊断的定性试验。近年来,人们又发现CD203c这一可靠的Bas激活的标记物,从而使回答是否MC/ Bas激活一定会出现脱颗粒这个十分重要的科学问题有了真正可行性。本项目将应用流式细胞术、RNA干扰、定量PCR等技术,通过观察①过敏患者血液中Bas上CD203c、CD123表达变化与血浆中特异性IgE/组胺水平变化的相关性;②过敏原激发前后过敏患者鼻腔中MC上CD117、CD203c、CD123表达变化与组胺水平变化的相关性;③过敏原、半抗原及小分子激活剂对被动致敏的高纯度MC/Bas的CD203c表达、组胺分泌的影响及机制;④细胞因子对MC/Bas的CD203c表达、组胺分泌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揭示CD203c在过敏性炎症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诊断意义,以及MC/Bas激活与脱颗粒的关系。

结论摘要:

本项目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过敏患者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经进行体外临床可疑过敏原激发前后,血嗜碱性粒细胞CD203c、CD123、HLA-DR、CD63、Fc?RI、CCR3共6个指标表达变化;用UNIPCAP方法检测过敏患者屋尘、螨虫、蟑螂、杨柳榆树、豚草、葎草、蒿草、鱼、花生、牛奶、黄豆、鸡蛋、霉菌、猫毛特异性IgE水平;用ELISA方法检测过敏患者血清中IL-13、IL-17A、IL-18、IL-28A、IL-29、IL-31、IL-33、TSLP水平表达。发现CD203c+CCR3;CD123+HLA-DR+CD63;CD123+HLA-DR+Fc?RI 组合均能不同程度的反映嗜碱性粒细胞激活状态(可靠性达90%以上);但是CD203c+CCR3+CD123+HLA-DR+CD63组合不仅能表达出嗜碱性粒细胞激活状态还能表达出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状态(可靠性达96%以上);初步建立起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过敏原诱导MC/Bas激活和脱颗粒的高技术试验平台;已经开始分析皮肤疾病患者CD203c、CD123、HLA-DR、CD63、Fc?RI、CCR3表达与血清中IL-13、IL-17A、IL-18、IL-28A、IL-29、IL-31、IL-33、TSLP水平表达、不同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患者间的相关性。本项目研究已发表论文7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收录论文3篇),已投在审SCI收录论文1篇,正在撰写SCI收录论文1篇(将于2014年发表)。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1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张慧云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