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新型可折叠人工晶状体的研究
  • 项目名称:新型可折叠人工晶状体的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81070716
  • 申请代码:H1202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王桂琴
  • 负责人职称:副教授
  •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联合离子束技术对研制合成的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表面进行钛及其亲水衍生物材料的表面修饰,制备出具有亲水性前表面、疏水性后表面的亲疏水微相结构表面,同时含有防紫外光及蓝光的光学特性的新型人工晶状体,并且进行相关的生物学评价。对修饰的人工晶状体进行表面特性、表面化学成分分析、表面物理光学性能、表面力学性能、表面修饰的质量和效果、表面形貌等的检测。对表面修饰的人工晶状体进行体外细胞毒性实验和动物体内植入实验的生物相容性研究。得出修饰的人工晶状体具有更好的葡萄膜生物相容性和囊膜生物相容性,并且可以改善疏水性人工晶状体的缺陷,减少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并发症,保持白内障术后长期的视觉质量。探索并建立一种新的人工晶状体表面修饰技术。本项目完成将系统客观地建立表面修饰人工晶状体表面特性的表征以及表面修饰人工晶状体体内外生物相容性评价指标,进一步丰富人工晶状体生物相容性的理论。

结论摘要:

白内障居全球致盲眼病首位,复明的首选治疗方法为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人工晶状体材料直接影响着术后的视觉质量,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目的是采用表面修饰技术对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进行表面处理,以进一步提高人工晶状体生物相容性。 本研究合成制备以苯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疏水性丙烯酸酯)为主材料的人工晶状体原材料,经纯化后用低温数字切割与车铣加工技术制备出可折叠疏水性人工晶状体,进而实验采用等离子体技术在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表面产生自由基,再行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表面化学接枝,形成一层永久性的亲水层;并进行人工晶状体表面氧化钛镀膜的修饰,分别制备了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接枝单面修饰和氧化钛单面修饰的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实验采用静态水接触角、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修饰前后人工晶状体进行表面表征评价,并用L929细胞检测其细胞毒性,血小板黏附检测其抗凝血性能。结果显示单面修饰后人工晶状体接触角减小,亲水性和抗凝血能力明显改善;修饰后材料表面均匀光滑,透光率基本保持不变,优异的光学性能得到保留。为进一步了解修饰后人工晶状体的生物相容性,我们还将修饰后人工晶状体植入兔眼,使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术后不同时期兔眼反应,并于术后90天取出人工晶状体进行光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修饰后人工晶状体引起术后炎症反应轻,人工晶状体表面黏附细胞少,免疫反应轻,具有较好的葡萄膜生物相容性。通过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修饰人工晶状体的亲水性和葡萄膜生物相容性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结果。 本研究证实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通过等离子体处理获得自由基再化学接枝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表面修饰以及氧化钛镀膜修饰,使材料表面更光滑不易黏附细胞;抗凝血性能增强;保持亲水层的时效性;人工晶状体葡萄膜生物相容性提高,达到改变单面表面性能,保持另一面和基底性能不变的目的。本研究采用的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接枝聚合成膜性能优良,而且是在利用氩离子束辐照产生的自由基,避免了化学接枝所需引发剂残留,降低了毒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表面修饰技术。本研究将进一步丰富人工晶状体生物相容性的理论,探索并建立一种新的人工晶状体表面修饰技术,为临床应用及开发新型人工晶状体提供理论与数据依据,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产业化后会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8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王桂琴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