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四川丘陵区耕作侵蚀对坡地微地貌演变的作用机制
  • 项目名称:四川丘陵区耕作侵蚀对坡地微地貌演变的作用机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40771027
  • 申请代码:D0101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08-01-01-2010-12-31
  • 项目负责人:张建辉
  • 负责人职称: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07
中文摘要:

坡地微地貌的形成和演变受水力侵蚀的影响已有广泛和深入的认识,但是长期以来,对耕作直接引起的坡地土壤侵蚀- - 耕作侵蚀对坡地微地貌的形成和演变的作用的研究却很少涉及。本项目利用磁性、环境137Cs等示踪技术,并采用模拟长期耕作方法,研究丘陵区线型坡和复合坡的坡耕地耕作侵蚀对坡地微地貌的形成和演变的作用机制。耕作产生坡面土壤再分配,导致坡上部发生土壤侵蚀,而在坡下部和坡脚出现土壤沉积。在没有降雨的模拟条件下,长期耕作使线型坡的海拔高度在上坡降低,在下坡增大,坡面坡度降低,线性坡向凹型坡演变,坡曲率增大。复合坡则在凸坡位置海拔较低,凹坡位置海拔增大,坡曲率减小。但是紫色土坡耕地的坡面土壤再分配是长期的耕作侵蚀和水力侵蚀的共同结果,线型坡平均耕作侵蚀速率为28.84 t/(hm2.a),耕作侵蚀对总土壤侵蚀的贡献为65%。因此,经过长期耕作侵蚀和溅蚀作用,坡上部土层变簿,海拔下降;在下坡部位,经过耕作沉积和水蚀的交替作用,耕层土壤在耕作和径流作用下被替代、混合、侵蚀,海拔变化依赖于水蚀与耕作侵蚀的作用平衡。一般地,水蚀的作用减缓耕作的夷平过程。本研究为认识坡地地貌演变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结论摘要:

英文主题词Tillage erosion; Tillage translocation; micro-landform; Magnetic tracer; 137Cs technique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8
  • 1
  • 2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3 获奖 1
张建辉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