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历史村镇的保护工作日益艰巨。常规的历史村镇保护失却整体思维,孤立的点状保护模式割裂了历史村镇与其他遗产要素的关联,破坏了历史文化意义的完整性,并且也因缺乏统筹性的经济安排而降低了实施可行性。课题以巴蜀地区的历史村镇保护为例,引入"拟合"理念,将历史村镇保护拓展到区域层面,借鉴和利用多因子整合分析法、"德比克-AHP"法和GIS平台等辅助手段,探索拟合的技术方案、建构规则和保障策略;同时,通过信息跟踪与分析评价保护绩效,形成反馈修正机制。课题通过历史村镇的拟合,把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历史村镇保护与其他遗产要素保护结合起来,通过区域性的遗产资源统筹与重组,协调区内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之间的竞合关系,利用遗产区域保护的整体规模效应达到历史村镇自身保护的目的,以期补充和完善我国历史村镇保护体系的理论和实践工作。
Regional protection;Fitting;Construction of the program;Support strategy;Research results
基于对当前历史村镇孤立保护弊端的反思,研究以巴蜀地区的历史村镇保护为例,引入“拟合”理念,将历史村镇保护拓展到区域层面,依托旅游产业发展,通过区域性的遗产资源统筹与重组,协调区内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之间的竞合关系,利用遗产区域保护的整体规模效应达到历史村镇自身保护的目的,在理论和方法上补充和完善我国历史村镇保护体系。 本课题共完成了四大板块的内容研究,其一是利用多因子分析法研究了区域拟合的总体战略(目标与标准),探讨拟合因子的构成、权重及模式;其二是采用面上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对巴蜀地区历史村镇的特色、价值及保护状况进行调研与评价,收集各历史村镇及其周边遗产要素的有关信息,确定最佳的拟合空间层次,进而提出了巴蜀地区以历史村镇为核心要素的遗产保护分区设想;其三是在初步确定拟合对象与范围的基础上,基于对“拟合”几何意义、类型和方法的分析,探讨区域因子进行拟合的空间机理,进而通过区域空间分析,提出限定空间范围中历史村镇拟合的具体建构方案,并进一步研究了实施历史村镇区域拟合的保障策略;其四是在了解WebGIS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方式基础上,利用它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课题数据和结论,将研究成果直观、通俗地展示给地方政府和普通大众,同时将公众网络问卷与后台数据关联,采集、分析和掌握公众的即时意见,评价历史村镇区域保护的综合绩效,优化和修正拟合方案本身,构造了一个可以自我完善、实现封闭循环的拟合工作链条。 项目研究基本完成了预期目标,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一是依托课题研究共发表基金资助文章九篇,其中三篇为重要期刊文章;二是课题内容作为赵万民教授主持的“三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规划理论、方法与技术” 项目的一部分,获得2013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进步一等奖,以及“巴渝历史城镇保护规划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重庆市2013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三是在研期间,课题组成员参加“2012第一届重庆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第三届山地人居科学国际论坛”,并以研究为主题主持召开了一次有58人参加的学术研讨会,达到了学术交流之目的;四是除了项目组原有的五位成员之外,有六位研究生又先后加入本课题研究,使项目组成为锻炼研究队伍、培养专业人才,扩大学术影响的一个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