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榕树非传粉小蜂由寄生向互惠演化的机制
  • 项目名称:榕树非传粉小蜂由寄生向互惠演化的机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30970403
  • 申请代码:C040503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杨大荣
  • 负责人职称: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生物间互惠和寄生是物种间相互作用的主要存在形式,两者在进化历程中不断演化和互相转化。榕树和传粉榕小蜂是动植物间互惠共生的典范,而非传粉小蜂是榕树的寄生者,然而,我们研究发现在我国分布的Diaziella 、Lipothymus两个属的非传粉小蜂的一些种类已经明显向传粉互惠共生演化,而且传粉效率已经高于原传粉榕小蜂。本研究运用行为生态学、生物学、化学生态学、分子遗传学和神经生物学等多学科有机地结合,以我国特有的、具有传粉功能的寄生小蜂Diaziella 、Lipothymus属为研究材料,实验和研究它们与传粉榕小蜂在同一寄主榕树内互惠的程度,他们之间在榕/蜂互惠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将来的进化发展趋势,同时通过自然种群调查比较和人工控制放蜂实验比较它们之间的传粉模式、传粉行为、传粉效率及自我繁殖效率,以及对榕树繁殖后代的影响程度,最终揭示出榕树非传粉小蜂由寄生向互惠演化的机理。

结论摘要:

生物间互惠和寄生是物种间相互作用的主要存在形式,两者在进化历程中不断演化和互相转化。榕树和传粉榕小蜂是动植物间互惠共生的典范,而非传粉小蜂是榕树的寄生者,然而,我们研究发现在我国分布的Diaziella 、Lipothymus两个属的非传粉小蜂的一些种类已经明显向传粉互惠共生演化,而且传粉效率已经高于原传粉榕小蜂。本研究运用行为生态学、生物学、化学生态学、分子遗传学和神经生物学等多学科有机地结合,以我国特有的、具有传粉功能的寄生小蜂Diaziella 、Lipothymus属为研究材料,实验和研究它们与传粉榕小蜂在同一寄主榕树内互惠的程度,他们之间在榕/蜂互惠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将来的进化发展趋势,同时通过自然种群调查比较和人工控制放蜂实验比较它们之间的传粉模式、传粉行为、传粉效率、自我繁殖效率和化学行为生态。经过项目组16个师生三年的协同实验与研究,弄清在Eupristina属小蜂传粉的榕树系统中,Diaziella和Lipothymus属小蜂与寄主榕树的生物学、行为学和生态学规律,它们的传粉行为、传粉效率、自我繁殖特性、化学行为生态和对榕树的互惠程度。研究结论在Eupristina属小蜂传粉的榕树系统10多种榕树中,原有传粉榕小蜂是主动传粉者的榕树内,Diaziella和Lipothymus属小蜂传粉效率无传粉榕小蜂高,一般很难取代原有的传粉榕小蜂。在Eupristina属小蜂被动传粉的榕树内,Diaziella和Lipothymus属小蜂普遍传粉效率高于原来的传粉榕小蜂,但由于Diaziella和Lipothymus属榕小蜂还不能自我寄生榕树雌花形成瘿花,它们的繁殖还需要原来的传粉榕小蜂制造瘿花,它们再寄居在这类瘿花中,才能完成自我繁殖后代的任务,所以,在不能自我寄生制造瘿花前,还不能完全取代原来的榕小蜂,它们之间还需要长期的互惠共存下去。研究结果揭示了Diaziella和Lipothymus属小蜂由寄生向互惠演化的基本机制。项目经过三年研究,超额完成计划任务,共发表学术论文32篇(其中Sci源论文11篇),另外参加国际会议发表论文摘要5篇;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作大会报告和分组报告30多次;培养研究生12名(博士生8名,硕士6名);本项目组的一批师生已经在国际上成为研究榕树和榕小蜂协同进化的骨干力量,综合各项指标均超过原计划。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34
  • 8
  • 0
  • 0
  • 0
期刊论文
相关项目
杨大荣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