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制度背景下,企业的税收规避是非常普遍的,但是现有的实证或理论模型,很少解释为什么企业在税收选择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本课题采用委托- - 代理框架,从公司治理的视角,回答税收规避是否对于企业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如何产生影响,产生的影响的后果如何,对于不同公司治理特征和税收实施环境的改善,对于企业税收规避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本课题从企业层面分析税收经济效应的形成机制与着力点,从公司治理和税收环境变化的视角解释企业税收行为的差异,为税收宏观分析及税制优化奠定微观基础。与国际文献相关研究多采用跨国比较研究不同,本课题集中在转型经济大国,提供了转型制度下税收对于公司治理作用的经验证据。本课题的意义在于,弥补国内税收规避与公司治理交互作用研究的空白,丰富税收规避对于公司行为影响研究的相关文献,为治理我国企业税收规避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思路。
Tax avoidance;Firm value;Information transparency;Earnings management;
在中国的制度背景下,企业的税收规避是非常普遍的,但是现有的实证或理论模型,很少解释为什么企业在税收选择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本课题采用委托——代理框架,从公司治理的视角,回答税收规避是否对于企业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如何产生影响,产生的影响的后果如何。通过课题的研究,实证检验税收规避的代理理论解释。实证结果表明税收规避行为降低了企业的市场价值,在中国上市公司中,税收规避导致了代理成本的增加,它带给股东的损害高于其利益。进一步的实证发现企业的信息透明度与企业税收规避行为相结合,产生了调节作用,从而相对增加了企业价值。本文的结果验证了税收规避行为的代理理论解释,表明税收规避并不必然简单地表示将政府的财富转移给股东,而是反映了经理人享用了税收规避的部分利益。课题总结和验证了三种税收规避的度量方法,这三种方法在中国的制度背景下,可以较好地刻划企业的税收规避行为,并在本课题中得到较好地应用。在中国的上市公司存在用关联交易进行利润转移,降低了企业的实际税率,从而进行避税的行为,收入转移与盈余管理存在交互作用。此外,课题还对边际税率对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边际税率对企业有息负债率显著正相关。研究了盈余管理对于帐税差异的影响,发现相较于所得税改革前的年份,所得税改革之后我国上市公司整体的账税所得差异缩小,我国上市公司操控性账税所得差异的总体规模有所下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导致的操控性账税所得差异整体下降,上市公司为其盈余管理行为承担的所得税成本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