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黄土高原新石器文化非常发达,为一个自成体系的古文化中心。目前,对陇西黄土高原全新世中期的植被状况还存在较大争议;对陇西黄土高原新石器文化的时空变化、不同时期农牧文化交替等重大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项目通过对陇西黄土高原全新世中期气候环境记录的研究,建立较高分辨率的年代序列,认识全新世中期研究区新石器文化发展的背景。应用GIS手段,分析新石器文化空间转移、进退的特征。探讨新石器文化演进的环境动因及史前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可能影响。研究陇西黄土高原全新世中期环境变化与新石器文化演进的关系对干旱半干旱区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利用陇西黄土高原的黄土记录和孢粉等记录,探讨了全新世中期陇西黄土高原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植被状况的变化,进而探讨了陇西黄土高原新石器文化的时空变化、不同时期的农牧文化交替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环境系统的变动,可以对史前文化的时空分布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新石器文化的时空分布的变化,发现自大地湾文化至马家窑文化时期,本研究区文化在空间上扩张,而自后逐步向南退缩。这一变化和气候的干湿状况的变化密切相关。5 ka BP气候逐步趋向干旱,导致文化分布上的空间差异,止齐家文化时期,研究区105 E以西遗址点的空间分布大大地向南收缩,而105 E以东齐家文化的分布范围和仰韶文化基本一致。研究结果曾在国内学术会议上报告,发表SCI论文3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