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I型X射线暴研究
  • 项目名称:I型X射线暴研究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11103020
  • 申请代码:A030304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4-12-31
  • 项目负责人:陈玉鹏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作为中子星的指示器,研究I 型X射线暴的能谱、时变特性、与爆发之间的关系,对研究吸积物理过程有重要意义。本项目主要研究:1)根据I型X射线暴的积分流量可以推算出吸积率等等参数,对I型X射线暴和中子星双星连续谱的联合分析,有助于解决吸积物质是如何经高温的冕区,并且不会被加热到达中子星等关键问题;2)分析新观测到的I型X射线暴,增加暴的观测样本,有助于许多未解决的问题,例如多顶点暴的形成机制等;3)IGR J17480-2446是最近新发现的仅有的几个暴发间隔准周期的XRB,研究这些暴,有助于检验现有模型、揭示这种暴的形成机制;4)对相同探测器观测到的同一源中多个PRE暴进行能谱和时变分析、对比,有利于揭示PRE暴顶点光度不同的原因,是由于探测仪器不同,还是由于核燃烧的物质组成不同。I型X射线暴是HXMT的观测目标之一,对其先行研究,为HXMT上天后产出更多、更有意义的科研成果做准备。

结论摘要:

本项目采用从国际X射线卫星开放的数据库中,挖掘、处理和I型X射线暴相关的数据,分析其能谱和时变特性,把I 型X 射线暴的研究和其所在中子星双星的爆发研究结合起来,对一些双星系统的重要参数(辐射效率,外流)进行估计,研究X 射线双星中冕的物理结构,吸积物质经吸积盘和冕区达到中子星表面的物理过程、吸积在中子星表面的分布特征等外流从I型X射线暴堆积物质的速率和中子星质量不同时期的质量分布得出,大多数外流物质落入中子星表面而不是通过外流遗失掉。冕的位置和中子星热辐射的来源而我们假设冕是球状冕,覆盖中子星,那么暴能谱会被散射到高能段,而观测中暴的能谱是黑体谱,与假设不符,从而得出结论冕区不覆盖中子星,不是球状冕,而是覆盖在盘上,是盘状冕;观测到的热成分来源于吸积盘的热辐射,而不是来源于中子星表面。黑洞双星和中子星双星在爆发时,能谱非常相识,推论可得出相识的结论。冕的形成机制 截至项目结题,在7个atoll源 IGR J17473-272, 4U 1636-536, Aql X-1, GS 1826-238, KS 1731-260 , 4U 1705-44 和4U 1608-52的孤岛态,出现了在暴期间连续谱的硬X 辐射存在缺失,即软X射线和硬X射线的反相关,并且发现冕的形成时标小于1秒。这表明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时标为秒量级,更倾向于冕的形成机制是盘磁重联而不是冕的蒸发。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0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1
期刊论文 23 会议论文 2 著作 1
期刊论文 1 会议论文 10 著作 9
期刊论文 10 会议论文 4
期刊论文 6 会议论文 2
期刊论文 9 会议论文 1 获奖 1
陈玉鹏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