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聚酰亚胺/梯形聚硅氧烷杂化薄膜的多层次结构控制和相分离机理研究
  • 项目名称:聚酰亚胺/梯形聚硅氧烷杂化薄膜的多层次结构控制和相分离机理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51073020
  • 申请代码:E0314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武德珍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为改善聚酰亚胺(PI)薄膜的耐原子氧、吸水率、粘结等性能,并提高其力学、耐热等综合性能,本申请提出将具有高刚性、高耐热性和规整性的梯形聚倍半硅氧烷(LPSQ)引入PI基体中制备杂化薄膜思路。课题将合成出具有不同分子量、不同官能团及官能度的LPSQ以改变其与PI的相容性,通过共混和共聚的方式制备PI/LPSQ杂化薄膜,系统研究杂化体系的化学组成、杂化方式(共混和共聚)和成膜工艺(溶液浓度、溶剂挥发速度、热处理程序等)对杂化薄膜的相态和性能的影响,并对相分离过程进行跟踪。目标是建立组成-相容性-工艺-相态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探索刚性链状LPSQ在PI基体中的相分离机制,并通过多层次结构设计和过程控制实现杂化薄膜的相态和性能可控,以制备满足不同使用要求的材料。本项目的实施旨在揭示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丰富聚合物改性和结构控制新方法,发展相分离理论,为航空航天、微电子领域提供新材料。

结论摘要:

本项目的目标是利用梯形聚倍半硅氧烷(LPSQ)对聚酰亚胺(PI)进行改性,建立PI/LPSQ复合薄膜的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获得结构可控的PI/ LPSQ复合薄膜,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并探索杂化薄膜的相分离机理。为了研究LPSQ结构对杂化薄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合成制备了不同分子量的苯基梯形聚倍半硅氧烷(LPPSQ)和巯基苯基梯形聚倍半硅氧烷(LPMPSQ);通过硝化和还原反应对LPPSQ进行官能化改性,制备了硝苯基梯形聚倍半硅氧烷(LPNPSQ)和氨苯基梯形聚倍半硅氧烷(LPAPSQ)。所制备的LPSQ具有规整的梯形结构,并可通过反应和制备条件调控,实现LPSQ的结构和官能化程度的控制。系统研究了具有不同分子量、不同官能团和不同官能化程度结构的LPSQ对PI/LPSQ杂化薄膜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PSQ的分子量对杂化薄膜的结构与性能影响较小;无极性基团的LPPSQ与PI容易发生相分离;在LPPSQ中引入部分巯基,可以改善杂化薄膜的相容性,并随着巯基含量增加,通过巯基含量的调控实现杂化薄膜表面性能与力学性能的控制;将LPPSQ进行硝化制备的LPNPSQ可以大幅度提高PI与LPSQ之间的相容性,在一定用量范围内,随着LPNPSQ用量的增加,杂化薄膜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均有所提高;将LPNPSQ还原后的LPAPSQ加入到PI中,可进一步提高其相容性,但LPAPSQ的氨基会参与PI的化学反应,引起交联结构发生,导致薄膜变脆。从而全面建立了PI/LPSQ杂化薄膜的结构-性能之间关系,实现PI/LPSQ杂化薄膜结构与性能的调控。利用紫外可见(UV)、SEM、XPS等研究手段,对PI/LPSQ杂化薄膜制备过程中的相态和性能变化过程进行了跟踪,研究相分离机理。结果表明PI的预聚体-聚酰胺酸(PAA)、LPSQ均能很好的溶解在DMAC等所使用的溶剂中,在涂膜前三者形成均相体系,随着溶剂的挥发,PAA与LPSQ发生相分离,并形成以PAA为海、LPSQ为岛的海-岛结构,在热处理过程中,PAA环化变成PI,而LPSQ的粒子尺寸增长不明显,说明杂化薄膜的相分离过程发生在溶剂挥发阶段,硝化或氨基化的LPSQ与PAA或PI的相容性均较好,不容易发生相分离。项目执行期间,发表学术论文9篇,其中SCI收录杂志发表8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0
  • 0
  • 1
  • 0
  • 0
相关项目
武德珍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