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肿瘤分子生物学新发现和药物临床应用特点融入靶向纳米药物投递系统构建的过程,是提高肿瘤靶向治疗效果的新策略。申请人在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从事纳米载药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在前期成功构建了明胶酶靶向纳米载体并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的基础上,以最新研究发现miR-200c显著提高紫杉烷类药物抗肿瘤效果和强烈抑制肿瘤干细胞活性为依据,构建具有酶靶向功能、显著药物协同效应的miR-200c+Doc智能型纳米载药粒子。通过规范系统的参数质控,优化实验条件,研究其体外释药、靶向及协同细胞毒作用;并应用于我国常见肿瘤胃癌小鼠体内模型的研究,通过静脉注射载药粒子引起肿瘤局部药物靶向释放,观察肿瘤生长的动态变化,明确该酶靶向纳米载药系统在胃癌靶向与药物协同抗肿瘤治疗中的价值与优势,为我国潜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智能型靶向协同载体药物的研制及向临床应用的过渡提供科学依据。
Targeted Carrier;Nanoparticle;micorRNA;Taxanes;Gastric Carcinoma
1、采用两次酰胺法和开环聚合法成功合成了含有明胶酶底物肽段的高分子靶向药物载体PEG-Pep-PCL,并证明了纳米粒子的明胶酶靶向性; 2、制备负载DOC的靶向纳米粒子,尾静脉注射给药,靶向纳米粒子表现出优于裸药及普通载药粒子的抗肿瘤效果。PET/CT扫描提示,在给药后的早期,靶向粒子组的肿瘤体积最小,肿瘤代谢活性最低。与对照组相比,靶向粒子未表现出明显的毒副作用。 3、采用双乳液-溶剂挥发法制备miR-200c/DOC双药酶靶向纳米粒子,提高了纳米粒子的稳定性;考察miR-200c/DOC双药粒子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证明其抗肿瘤效果优于单药纳米粒子及裸药; 4、在抗肿瘤治疗结束后,将剩余的肿瘤组织重新种植到裸鼠皮下,双药纳米粒子组第二次种植的肿瘤生长速度最慢,小鼠的生存期最长。 5、研究其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机制,明确了其在恶性肿瘤靶向肿瘤中的抗肿瘤优势,为核酸和药物共同应用提出新思路,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靶向纳米胶束的研制、开发及其临床应用的过度提供了依据; 6、本课题共发表6篇SCI收录论文,其中5篇影响因子>3.0,1篇影响因子>7.0,国内期刊论文5篇,参加国内学术会议4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