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是世界上主要的害草之一,原产中、南美洲。在我国已危害珠江三角洲、广东沿海和香港,且有继续蔓延的趋势。用田野菟丝子(Cuscuta campestris Yuncker)致死薇甘菊是前期相关项目的国内外首创研究成果之一。本申请项目以前期研究成果为起点,通过测定田野菟丝子与薇甘菊寄生结合体(parasitic association)以及在多个寄主组成的寄生网体系中的物质流动,确定包括光合作用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的含量及其流动方向和速率在薇甘菊死亡过程中变化的规律性,揭示薇甘菊被寄生后死亡的机理;通过检测薇甘菊被田野菟丝子寄生后是否迅速产生耐性和抗性,以及通过测定田野菟丝子在次生植物群落中的持续寄生能力,确定用田野菟丝子防除薇甘菊的有效性和生态安全性。本研究的结果为大面积使用田野菟丝子防除薇甘菊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是世界上主要的害草之一,原产中、南美洲。在我国已危害珠江三角洲及广东沿海、香港、澳门、台湾中部和南部,并已开始进入海南岛。用田野菟丝子(Cuscuta campestris Yuncker)致死薇甘菊是前期相关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本项目以前期研究成果为起点,通过测定田野菟丝子与薇甘菊寄生结合体(parasitic association)以及在多个寄主组成的寄生网体系中的生理和营养状况,探索菟丝子致死薇甘菊的机理,使用田野菟丝子的生态安全性,以及长期使用田野菟丝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田野菟丝子随薇甘菊的死亡而死亡,不再对生境中的其他植物种寄生,对环境安全。田野菟丝子寄生减少了薇甘菊的分枝能力和长度生长。田野菟丝子、南方菟丝子和日本菟丝子都造成被侵染的薇甘菊的SOD、POD、CAT的活力、脯氨酸含量各自呈现规律性的变化,最后活力或含量下降,导致薇甘菊死亡,其中日本菟丝子对薇甘菊生长的抑制效果最明显,但其生态安全不详。田野菟丝子寄生达到80%盖度时才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达到控制薇甘菊的抑制效果,因此菟丝子的抑制作用通常有滞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