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红河流域(上游地区)白背飞虱种群时空分布研究及来源地确证
  • 项目名称:红河流域(上游地区)白背飞虱种群时空分布研究及来源地确证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31160095
  • 申请代码:C030402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叶辉
  • 依托单位:云南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白背飞虱属于迁飞性害虫,对云南水稻的危害位居首位,红河流域上游地区是云南白背飞虱危害的重灾区。白背飞虱迁入种群来源地不明、扩散迁移规律不清是目前该区域白背飞虱监测防控的学科瓶颈。本项目充分借鉴和创新国内外稻飞虱研究的学术思想,采用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通过网格布局取样、全程跟踪调查获取大量野外数据,采用包括稳定同位素检测分析、种群遗传结构分析、大气环流数值模拟、地理信息系统多维空间信息分析以及基于生物气候模型的适生区分析等技术,通过构建各自独立、互为佐证的举证集,确证红河流域上游地区白背飞虱迁入种群的主要来源地,系统阐释该区域成灾白背飞虱的时空变动规律。本研究对于解决白背飞虱造成的区域粮食安全和跨境生态安全问题,丰富和完善白背飞虱在复杂地理气候条件下成灾机制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结论摘要:

白背飞虱是云南位居首位的水稻害虫,红河流域(上游地区)是其重灾区。在白背飞虱成灾过程中,越冬区、迁入种群来源和扩散迁移模式是准确认识其灾害成因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对其全程监控和科学防控的关键科学问题。本研究围绕白背飞虱冬季种群发生分布、迁移模式和境外虫源区域等科学关键,采用网格布点、全程跟踪、田间笼罩等创新性方案,综合GIS、生物气候模型、生态位因子分析、分子生物学、种群结构分析等技术,在连续4年大范围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获得如下结论。 1. 白背飞虱冬季分布区北界纬度西高东低,最冷季和最干季平均温是决定其种群分布与否、并影响种群数量的关键环境因子,而最冷季降雨量对其种群数量也具有显著影响。白背飞虱冬季分布区高度片断化,集中于河谷与低热区,再生稻田是其主要越冬生境。白背飞虱冬季种群数量整体上由南向北递减,但具有3个孤立的密度中心,种群中成虫和若虫共存,表明种群在冬季仍持续繁殖。研究认为,南部低热区的冬季种群可成为春季虫源,但在其余地区的冬季种群则不成为春季虫源。 2. 迁移跟踪发现,白背飞虱迁移种群密度中心逐渐向北迁移,长翅型成虫是其迁移前锋,迁入种群繁殖和南部持续输入的长翅型成虫共同使种群数量累积增加,并表现出持续、分批、重叠的迁移特征。田间笼罩发现,迁移期内笼罩内外若虫数无明显差异,但笼罩外长翅型成虫量显著高于笼罩内。研究证实,白背飞虱在研究区内的迁移符合“逐代繁殖、渐次推进”的模式,当地种群和迁入种群共同构成迁移主体,种群迁移的基本模式是渐进式而非跨越式的,海拔提升对其迁移活动具有明显的阻滞效应。 3. 基于60个种群的分子分析发现,缅甸中北部为云南西部及西南部的虫源地,越南红河三角洲则为云南东南部及南部的虫源地,泰国北部同时向云南南部和越南红河三角洲输出白背飞虱。境外种群进入云南后主要沿东、西2条路线迁移,其中西线主要涉及怒江流域及临沧市,东线覆盖滇南—滇中—滇东北区域。研究揭示,云南夏半年的西南风是白背飞虱进行西南—东北向迁移的主要驱动力,而偏东风可造成白背飞虱由东向西迁移。本研究首次系统阐释了红河流域(上游地区)白背飞虱冬季种群、迁移模式、境外虫源区域和迁移路径3大关键科学问题,其研究方法和主要结论成为全面揭示云南白背飞虱成灾种群初始来源、迁移规律和成灾机制的重要基础资料,也为下一步制定监控预警体系和可持续防控策略提供技术支持。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4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叶辉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