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等许多眼底疾病引起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探讨CNV的发病机制和有效治疗方法是目前国内外学者面临的巨大挑战。最新研究发现,骨髓来源细胞(BMCs)参与CNV的形成,并在一定程度上调控着CNV的严重程度,提示通过阻止BMCs的动员、趋化、黏附及分化,针对BMCs进行靶向治疗可能会成为治疗CNV的新突破口。因此,本课题以特定的C57BL/6J绿色荧光蛋白(GFP)嵌合体小鼠CNV模型作为研究载体,深入观察及探讨BMCs在CNV生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并在前期临床疗效观察和部分药理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现代研究技术和方法,探讨"明睛颗粒"对BMCs参与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的干预作用及作用环节和作用靶点,深刻揭示"明睛颗粒"抗CNV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切实可靠的科学依据。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Bone Marrow-derived Cells;Ming Jing Granules;;
通过项目开展,深入探讨了明睛颗粒对骨髓来源细胞(BMCs)参与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的干预作用,阐释明睛颗粒抗CNV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切实可靠的科学理论依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FFA及脉络膜铺片显示明睛颗粒组CNV面积较对照组小,光镜观察明睛颗粒组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 2. 模型对照组外周血CD34+细胞数明显高于明睛颗粒组及正常组(P<0.05),治疗组和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外周血GM-CSF及VEGF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和正常组(P<0.05); 3. 脉络膜铺片中显示治疗组CNV中骨髓来源细胞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后第7天,ELISA检测发现治疗组外周血SDF-1、CXCR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荧光检测显示治疗后第7天、14天及28天治疗组CNV区域SDF-1α,ICAM-1,VCAM-1表达较对照组减弱。 4.免疫荧光双标检测显示,CNV内BMCs也可分化为RPE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治疗后第7天,第14天, 治疗组CNV区域内GFP+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GFP+细胞转化的CD31+细胞数比对照组明显减少 (P<0.05),治疗组RPE65 +数细胞比对照组明显减少;治疗后第7天,治疗组中由GFP+细胞转化的F4/80+细胞数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但是这4种细胞与GFP+细胞构成比,即各细胞分化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1. 明睛颗粒能够抑制CNV的进展。 2. 明睛颗粒的作用靶点可能是抑制BMCs的动员及减少外周血骨髓细胞在CNV区域的归巢,从而抑制BMCs参与CNV的形成,发挥抗CNV的作用。 3. 明睛颗粒可以作为局部抗VEGF治疗的补充治疗。研究成果 1. 阐明“明睛颗粒”抗CNV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和新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2. 为严重危害人类视觉健康的致盲性眼病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高度近视眼底病变等CNV相关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3. 建立以BMCs为靶向的中药抗CNV药物评价、研发平台。 4. 研究期间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13篇学术论文,国际会议论文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