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鞭毛蛋白编码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肠道辐射损伤修复的研究
  • 项目名称:鞭毛蛋白编码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肠道辐射损伤修复的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81071612
  • 申请代码:H21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艾辉胜
  • 负责人职称:主任医师
  •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核辐射损伤救治是医学研究的难题之一。尽管本中心等已在国际上率先攻克了辐射损伤的移植和造血修复治疗,但由于辐射所致的肠道等多脏器损伤修复问题未能解决,因此,高剂量辐射损伤病人尚无长期存活者。我们既往研究证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可以减少辐射损伤的细胞凋亡并在肠道等辐射损伤组织中归巢及扩增,促进肠粘膜的组织修复。最新研究发现(Science 2008)沙门氏菌鞭毛蛋白多肽是一种新的极具潜力的肠道辐射损伤保护剂,它可通过激活NF-kB信号通路等多途径抗细胞凋亡并促进肠道辐射损伤组织修复。我们已克隆了鞭毛蛋白对应肽段的mRNA序列及转载腺病毒,并拟在即往研究的基础上,将沙门氏菌鞭毛蛋白编码基因转入间充质干细胞,以MSC为载体,定向归巢到辐射损伤的肠粘膜,以期叠加MSC和鞭毛蛋白促进肠道辐射损伤组织修复的作用,探索肠道辐射损伤组织修复的新机制和新手段。

结论摘要:

核辐射损伤的救治是急救医学未被攻克的难题之一。重度急性放射病(ARS)患者常因造血衰竭、免疫功能低下继发严重感染、多脏器放射损伤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迄今为止,>8GY辐射损伤病人尚无长期存活者。目前,造血干细胞(HSC)移植可纠正造血衰竭,但免疫功能低下和多器官损伤却依然是这类患者无法长期存活的主要原因。如何重建患者的免疫功能和修复组织脏器损伤是治疗极重度以上骨髓型ARS亟待解决的问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来源于中胚层,可横向或跨胚层向骨、脂肪、肌肉等多种组织细胞转化[1],能修复损伤的组织脏器;我们既往的研究和文献均证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减少辐射损伤的组织细胞凋亡并可在肠道辐射损伤组织中归巢及扩增,促进肠粘膜的组织修复。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来源方便,易分离、培养,经多代扩增后仍保持干细胞活性,可以分化为多种组织细胞;MSCs免疫原性弱,输注后不会产生排斥反应,因此它又是一种理想的基因载体,能够携带有用基因进行基因治疗研究。本课题在我们即往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人脐带血分离培养MSCs,鉴定其表型和分化功能,并采用绿色荧光蛋白、沙门氏菌鞭毛蛋白编码基因、绿荧光蛋白基因等对MSCs进行基因转染和修饰,以MSC作为基因载体,观察MSCs输注后体内定位,并协同叠加MSC和其他因子的作用,为肠道辐射损伤的组织修复开辟新路径。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6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艾辉胜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