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前期研究提出鼻咽癌分为放射敏感不易转移型、放射抗拒不易转移型、放射敏感易转移型和放射抗拒易转移型等四种放射治疗分型[5],采用血清蛋白组学的方法初步建立鼻咽癌放射治疗分型特异血清多肽谱模型,鉴定了与放射治疗分型相关的蛋白多肽[67,68]。本项目是在上述工作基础上从细胞、动物、临床三个水平,采用免疫印迹、PCR、免疫检测等方法对已鉴定的放射敏感/抗拒表型蛋白和转移潜能高/低的表型蛋白的功能进行验证,并通过RNAi干扰方法等方法阻断候选蛋白,通过DNA-PK酶活性的检测、辐射细胞存活曲线、流式分析、凋亡分析等方法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寻找提高放射敏感性的潜在靶点,结合有5年以上随访结果的临床血清样本免疫检测结果,以期确定放射敏感不易转移型、放射抗拒不易转移型、放射敏感易转移型和放射抗拒易转移型的分子标志物,为临床上开展用于鼻咽癌个性化治疗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基础。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classificaiton of radiation therapy;molecular marker;radiosensitivity;Metastasis
鼻咽癌是好发于我国南方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鼻咽癌放射治疗技术的改善,鼻咽癌患者的预后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鼻咽癌患者的放疗并发症情况却并没有改善。针对这一问题,需要从本质上区分不同鼻咽癌的放射生物学行为差异,从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此,我们的前期研究提出了放射敏感不易转移型、放射抗拒不易转移型、放射敏感易转移型和放射抗拒易转移型等四种放射治疗分型。本课题主要围绕这四种放射治疗分型,通过血清蛋白组学方法和高通量转录组分析方法筛选建立鼻咽癌放射治疗分型特异血清多肽谱标志物和组织特异表达标志物,并进行了初步的功能鉴定。同时结合临床数据,深入挖掘相关临床参数与这些标志物和鼻咽癌放射治疗分型的关系。以期确定四种放射治疗分型的分子标志物。本项目的开展过程中,我们收集了超过700余例具有不同肿瘤放射生物学行为的鼻咽癌患者血清标本与肿瘤原代细胞样本,并完善整理了相关的临床数据,建立了不同放射生物学行为鼻咽癌临床数据库。通过对这些不同放射治疗分型鼻咽癌患者血清样本的蛋白质谱检测和ELASA验证,确定了FGA、PKL及C3等30余个潜在的鼻咽癌放射治疗分型标志物;通过鼻咽癌原代细胞基因芯片与RNA-seq检测,发现了600余个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进一步的功能学实验,证实BRCC3与Aurora-A可以作为鼻咽癌放射敏感性标志物,高表达BRCC3或Aurora-A的肿瘤对放射治疗更抗拒,且患者预后更差.此外,我们对临床数据的深入挖掘证实诸如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体重指数、血小板计数等常规临床检测指标对于判断鼻咽癌患者预后,指导个体化治疗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本项目的开展,我们获得了初步的四种放射治疗分型血浆差异蛋白质表达谱和组织差异基因表达谱;筛选了30余个血浆差异肽段和600余个组织差异表达基因;进一步的功能学验证确定了BRCC3、Aurora-A 、FGA、PKL及C3等基因的实际功能与临床意义;同时结合对临床数据的挖掘,发现了一些与鼻咽癌放射治疗分型相关的临床指标。这些研究结果为临床上预测鼻咽癌的放射治疗分型,并以此开展个性化治疗提供了实验数据和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