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南海三种海绵的特征成分—异臭椿烷同系物进行了较系统的化学和生物学研究。从三种海绵Rhabdasrtella aff. Distincta,Jaspis sp.和Rhabdastrella globostellata中分离并制备64种臭椿烷同系物,其中,47种为新颖结构化合物包括8种新颖骨架化合物。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2种海洋六萜化合物,并对所获得的化合物的生源关系进行了合理推断。建立了海绵臭椿烷同系物的抗肿瘤的构效关系。对化合物rhabdastrellic acid A和Jaspolide B的抗肿瘤作用机理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包括对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理,对微管蛋白的解聚作用等。同时,发现rhabdastrellic acid A对泛素-蛋白酶体通道具有显著的靶向作用,表明该化合物为潜在的蛋白酶体靶向作用的先导化合物。此外,对臭椿烷同系物的不稳定性及其氧化机制进行了探讨。该研究所发现的臭椿烷同系物的结构多样性丰富,占国际相关结构的60%,成为国际上研究臭椿烷同系物最深入的工作。发表与课题相关的SCI论文29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包括一项国际专利。
英文主题词arine sponges; isomalabaricanes; antitumor activity; mechanism of bioeff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