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血吸虫病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在广大血吸虫病流行区,该病的传播甚至有上升的趋势。化疗是控制血吸虫病患病率的重要措施之一。吡喹酮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药物,但只对成虫有效,而且由于在人群中长期反复用药,存在着产生抗药性的潜在危险。此外,近年来发现青蒿素类药物有很强的杀童虫作用,却对成虫的作用欠佳。因此,新型抗血吸虫后备药物的研究势在必行,而发掘侯选药物靶点将加快其研发步伐。本研究课题以抗血吸虫药物靶点为目标,在已进行的日本血吸虫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现代技术,包括生物信息学,药物标记筛选靶点分子,DNA芯片及蛋白质组的方法,发掘吡喹酮和蒿甲醚的作用靶点和其它可能的新药靶点,并增加对抗血吸虫药物作用分子机制的认识,为研制高效、低毒的既可杀成虫,又可杀童虫的新型抗血吸虫后备药物提供线索,为建立特异、高通量药物体外筛选平台打下基础。
日本血吸虫病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化疗是控制血吸虫病患病率的重要措施之一。吡喹酮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药物,但只对成虫有效,且存在着产生抗药性的潜在危险。此外,近年来发现青蒿素类药物有很强的杀童虫作用,却对成虫的作用欠佳。因此,新型抗血吸虫后备药物的研究势在必行,而发掘侯选药物靶点将加快其研发步伐。本研究课题以发掘抗血吸虫药物靶点为目标,在已进行的日本血吸虫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现代技术完成了(1)生物信息学预测了43 个潜在的药靶,并对其中的ADSS和ANT分子进行空间结构模拟和分子对接,筛选出148个活性化合物,并在体外检测他们的杀虫活性,最终获得了5个有效的抗血吸虫小分子化合物。(2)利用同位素标记的PZQ筛选日本血吸虫cDNA文库,获得5个可与之结合得潜在靶点;对其潜在药靶钙离子通道蛋白的性质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3)考察了PZQ作用前后的虫体内基因转录水平变化以及青蒿素做用前后虫体蛋白质水平的变化,增加了对抗血吸虫药物作用分子机制的认识。本课题为研制高效、低毒的新型抗血吸虫后备药物提供线索,建立了特异、高通量药物体外筛选平台的有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