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季风的长期变化既受到青藏高原隆升又受到地球轨道强迫的影响,而且亚洲季风轨道尺度变率与青藏高原地形有关。本项目将利用三维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和海洋-大气耦合模式,在青藏高原处于不同的理想地形以及基于地质证据构建的实际地形条件下,进行一系列改变地球轨道参数的数值模拟试验,以检验大气系统以及海-气耦合系统中高原隆升和范围扩展对亚洲季风轨道尺度变率的调制作用,分析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轨道尺度变率对高原隆升响应的特征、差异和物理机制,查明海-气耦合过程对亚洲季风轨道尺度变率地形调制作用的影响。这一工作可为深入认识晚新生代和第四纪地质记录指示的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轨道尺度变率的长期演变提供机制的理解。通过具有学科交叉特点的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促进我国有特色的古气候模拟研究,可望获得一些有理论价值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亚洲季风的长期变化既受到青藏高原隆升又受到地球轨道强迫的影响,而且季风轨道尺度变率与高原地形有关。本项目利用大气和海洋-大气耦合模式的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构造隆升和轨道强迫对季风气候的影响及其动力学机制。在青藏高原处于不同地形条件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改变地球轨道参数的数值模拟试验,以检验大气系统及海-气耦合系统中高原隆升生长对亚洲季风轨道尺度变率的调制作用,并分析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轨道尺度变率对高原隆升响应的特征、差异和物理机制。利用NCAR气候系统模式CCSM3以及快速海洋-大气耦合模式FOAM,通过改变青藏地区的地形条件(垂直高度和水平范围)和地球轨道参数(岁差和地轴倾角)的系列数值试验发现,当因轨道参数变化引起北半球夏季日射增强(减弱)时,由北非至东亚的夏季风北界一带季风降水会显著增加(减少),且在高地形情况下以降水为主要特征的亚洲季风对同样日射强迫的响应比在低地形下的响应要强烈得多,由此进一步论证了青藏高原是东亚季风气候轨道尺度变率放大器的观点。本项目共发表论文15篇(6篇被国际SCI刊物收录),为深入认识晚新生代地质记录指示的亚洲季风轨道尺度变率的长期演变提供了机制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