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产业发展路径造成了我国许多产业制造能力突出,而创新能力薄弱。由于我国的创新资源禀赋分布不均,加之我国的市场体系尚不成熟,创新资源跨区域流动并不是一种常态。2005年、2009年先后启动的广东"两部一省"与"省院合作"本质是政府主导下将外部创新资源植入本区域产业创新系统。但从广东近五年的实践来看,无论是政策设计者、学术界,还是产业界对外部创新资源与本地产业资源匹配问题的复杂性都估计不足,甚至存在一定认识误区。基于此,项目提出并论证了产业技术导向的外部技术供给结构与模式选择,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产业内核心企业对产业技术的学习机制,以及核心企业与追随企业的技术传导与扩散机制,并据此构建了嵌入式产业创新系统结构模型,在此框架下研究了产业技术导向的外部技术供给模式促进产业升级的作用路径与关键影响因素。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优化嵌入式产业创新系统绩效的相关政策建议。
Embedded innovation system;Technology learning;Network features;evolutionary path;
在自身创新资源有限的约束下,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政府往往主导将外部创新资源植入本区域,尤其是希望通过将外部技术引入,提升产业创新系统绩效。但实际效果仍有待提高。其原因在于,引进外部技术视野常被限制在技术差距,忽略技术的应用关联环境,容易锁定在外国技术轨道上。这一现象也表明,对外部创新源如何有效植入区域内已有创新系统中,不论是政策设计者、学术界还是产业界对此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回答。项目将嵌入式产业创新系统再造的科学问题聚焦为“外部技术源如何实现内部化”,即在政府主导下外部创新源嵌入本地区创新网络过程中,外部创新资源如何有效融入本地创新网络,本地企业又如何对这种外部技术供给进行有效的技术学习,以实现外部创新资源内部化?影响企业对外部创新资源技术学习的关键因素有哪些?。项目分析嵌入式创新网络形成与技术学习机制,以及外部创新资源的嵌入和企业不同的技术学习策略对技术学习绩效的影响,对嵌入式创新网络中技术学习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以个性化医疗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为案例,探讨嵌入式创新网络关系特征对企业组织学习与创新绩效间的作用机理与影响。项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外部创新资源的嵌入过程是外部创新资源在拟嵌入产业内建立各种经济社会联系,并且融入该产业内经济社会网络,进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是一个外部创新资源从认知嵌入、结构嵌入到关系嵌入过程。(2)在外部创新源嵌入本地产业创新网络过程中,企业技术学习是搜寻和获取对企业有用的外部技术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将其纳入自己的技术轨道或重建技术轨道,提升企业整体技术能力的过程。当外部知识进入创新网络后,沿着两条路径转化,一是知识在企业中共享,使知识被企业员工广泛掌握和使用;二是知识通过员工个体的干中学得以深化,逐渐发掘出其中隐性的诀窍。由此获得的组织知识与个体隐性知识相互作用、相互融合,最后通过常规化形成企业的内在能力。企业的技术学习过程可分为技术溢出中学、干中学和研发中学三个阶段,其技术学习机制是通过加工和代工形成加工和组装能力、通过技术引进形成生产能力、通过合作开发形成创新能力、通过自主创新形成技术引领能力。(3)外部创新资源通过结构性嵌入、关系性嵌入和认知嵌入与本地产业创新网络逐步融合,而在这一过程中,本土企业也从中获取大量的知识和技术,并伴随着外部创新资源融入本地创新网络,促进了本地企业技术学习的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