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围绕我国阻断日本血吸虫病传播的基础性问题,在开展日本血吸虫病传播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阻断日本血吸虫病传播阈值的研究。整个研究拟以血吸虫病传播各环节为依据,应用现场生态实验与数理模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开展血吸虫病传播潜能(基本繁殖率R0)研究、钉螺种群动力学(内外禀因素)研究、日本血吸虫病双宿主交互传播模型的建立等3方面的数理生态学研究,从而在定量分析血吸虫病传播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利用Bayesian 模型构建不同环境条件下、不同的时空格局日本血吸虫病双宿主交互模型,导出在设定的情景条件下,不同钉螺密度、不同传染源数量情况时日本血吸虫病传播转折点(阈值)曲线,从而创新发展日本血吸虫病传播阈值理论,为制定阻断血吸虫病传播新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Retrospective investigation;schistosomiasis;transmission dynamics;basic reproduction;control strategy
本研究选择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自治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或传播阻断的1-3个县(市区)作为被调查县,在湖沼型、山丘型、水网型已达到传播阻断或曾经达到传播阻断但后又回升的村中随机选择资料相对较全的村,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分别收集传播阻断前20年的人群感染率、耕牛感染率、钉螺感染率等资料。收集被调查县的基本情况以及在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过程中的血吸虫病疫情和防治资料等,汇总后,用于血吸虫病防治数据库的构建和统计分析以备下一步数据分析用。此外,对钉螺种群动力学(内外禀因素)研究通过模拟现场开展的生物学实验,研究种群密度抑制作用机制在控制钉螺螺口中所起到的作用,绘制不同种群钉螺生长繁殖曲线。已经完成了对血吸虫传播的数学模型建立(人和牛双宿主)、血吸虫传播的R0计算(Next-Generation-Matrix方法)、关键传播参数的计算(类型III),并基于R0进行控制策略讨论并进行现场应用。在此基础上, 研究选择设置控制目标,对相应的R0以及人感染阳性率进行估计,以2005年西庙居民感染率23.26%为例,假设控制目标分别在3、5或10年后,感染率下降为1%以下,估算R0的控制取值区间,并计算宿主人的感染率;同时,该课题研究了在不同防控措施下,人感染率变化估计。研究在几种场景下,采用不同控制策略,例如杀牛,灭螺或者两者措施合并的情况下,评价10年后,各个控制策略的效果,评估了发病率的走势以及R0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