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核分析技术研究PM2.5中几种铅化合物毒性变化过程
  • 项目名称:核分析技术研究PM2.5中几种铅化合物毒性变化过程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10675159
  • 申请代码:A050409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07-01-01-2009-12-31
  • 项目负责人:李燕
  • 负责人职称: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06
中文摘要:

应用PIXE,EXAF分析上海市区PM2.5中可溶离子铅的组份(硫酸铅,硝酸铅,氯化铅)及难溶解组份(氧化铅,磷酸铅)含量及难溶组份向可溶组份相互转变过程,通过常规的毒理学评价这些铅组份在呼吸道染毒的不同毒性及可吸入颗粒物中不同粒径的难溶铅组份的毒性。课题组考察了从2002 到2007年 的6年时间上海市17个典型市区和三个郊区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铅的浓度,结果表明有铅汽油停止使用后,上海市细颗粒物中铅浓度还是相当高,在冬季PM2.5 中Pb浓度达(213-176 ng/m3),具有典型的季节特征,也就是冬季颗粒物中铅含量明显高于夏季, 铅最高浓度集中在0.154-1.59 微米的细颗粒物中。与地球丰度相比在0.945-0.0911微米的细颗粒物中铅的富集系数达到1000-10000。利用灌肺技术研究了大气细粒子及其铅化合物的呼吸道毒作用和PM2.5中存在的几种不同铅化合物的不同毒性。气管滴注三种铅化合物可引起Wistar大鼠急性肺损伤。骨骼为铅在体内的储存池,容纳体内总铅量的95%以上。

结论摘要:

英文主题词PIXE;EXAF; PM2.5;lead Species;toxicology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1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李燕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