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生物燃料电池中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
  • 项目名称:生物燃料电池中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21175065
  • 申请代码:B0502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张剑荣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南京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危机。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能够在处理废水的同时产生电能,且不排放污染物,作为一类理想的新型清洁能源已成为科学家的研究热点。但是,功率和电池寿命问题是影响MFC发展的瓶颈,使其作为电源应用还很遥远。本项目主要围绕(1)新的高效产电微生物的分离、筛选、驯化、接种到纳米功能化阳极;(2)纳米功能化阳极 产电微生物生物催化膜形成、结构、性质、电子传递及其影响应素;(3)适合形成高效和长寿命生物催化膜的纳米功能化阳极构建办法;(4)生物燃料电池的系统优化和控制等关键问题进行基础研究,争取在提高电池输出功率和连续工作时间方面有所新突破。

结论摘要:

本项目按照计划书规划顺利完成研究任务,发表论文32篇,其中Nature指数刊物论文7篇,影响影子大于10一篇。代表性论文(通讯作者)Nano Energy 1篇,Anal. Chem.3篇,Chem.Commun.4篇,Chem. Eur. J. 1篇,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4篇,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3篇;专利1件。毕业博士生5名,硕士生3名。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成果主要内容1)针对像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一类菌通常带负电荷这一特点,提出了用带正电荷的离子液体功能化的石墨烯(IL-GNS)作为MFC阳极材料来提高微生物的附着量,进而提高MFC产电性能和功率输出的新思路,并得到了实验验证。2)提出并合成了GNRs/PANI 复合物作为MFC阳极材料,实现了利用GNRs和PANI两者的协同作用显著地提高MFC的电流和功率密度的目标。3)提出了利用微波水热一步法合成石墨烯/无定型二氧化钛(G/TiO2)复合纳米材料,并将其应用于MFC阳极材料,达到了增加微生物在电极表面的附着量、提高微生物和电极之间的电子传递效率和提升MFC的功率输出的目标。4)发现氮掺杂石墨烯(NG)具有类似于NADH脱氢酶(CoI)活性,与裸金电极相比,NADH的过电位在NG修饰电极上降低了800 mV,是目前报道的NADH过电位降低的最大值。以甲酸脱氢酶(FDH)作为NAD+为辅酶的脱氢酶模型,基于NG/Au NPs/FDH生物阳极与NG/Au NPs/laccase生物阴极构建了一种高功率输出的新型无隔膜甲酸/O2 EBFC。5)合成了一种含氮量高、孔径结构好的CNTs/g-C3N4 NSs/Au NPs新型三元复合材料,将其用于构建葡萄糖/O2 的EBFC。6)开发了一种EBFC的新应用,即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EBFC的自供能细胞传感器,用于检测急性白血病CCRF-CEM细胞。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43
  • 0
  • 0
  • 0
  • 0
期刊论文
相关项目
张剑荣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