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我国地域功能格局的形成机理与识别方法
  • 项目名称:我国地域功能格局的形成机理与识别方法
  •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 批准号:40830741
  • 申请代码:D0102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09-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樊杰
  • 负责人职称: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08
中文摘要:

以解决我国开展"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面临的关键科技问题为目标,结合经济地理学与区域发展研究基础理论与方法论体系建设的需求,采用"假设-理论演绎-模型推导"的探究方式,构筑空间均衡模型,揭示地域功能格局的演变机理。在分析人口与产业集疏过程、土地与生态功能区域类型的基础上,综合探究地域功能的形成原因和分类体系。研究识别地域功能的指标体系与算法、以及进行地域功能区划的技术路线与规程。结合国家试划方案的研制及地方地域功能区规划案例的解析,对相关调控手段与调控方式提出政策性建议。项目的完成,为完善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乃至空间布局系列的规划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撑,为建立空间结构有序化演进理论和区域发展空间均衡学说奠定了基础。

结论摘要:

本项目是面向我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规划形成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结合经济地理学理论方法研究而申请立项的。4年来,项目按照预定研究框架和年度计划实施,开展了具有创新性的理论研究和体现重大应用价值的实证工作,完成了预期研究目标和内容。 主要学术进展包括(1)从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力出发,探讨了地域功能属性和形成机理,构建了基于经济、社会、生态三维效益的综合空间均衡模型和基于生产、分配、消费三层经济过程的立体均衡模型,并从地域功能演替角度阐释了立体空间均衡的实现过程,揭示了地域功能格局空间组织的充分条件和基本规则。(2)聚焦地域功能格局的形成机理,系统研究了人口和产业集疏的推力-拉力作用、生态可占用性及土地利用功能指向的区域分布特征,提出了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比例关系完善“点轴系统”模式、揭示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的学术思想和主要路径,成为地域功能格局形成机理研究的综合性理论基础和集成方法。(3)围绕地域主体功能识别方法,采用经典的区划手段,构建了地域功能识别的指标体系和技术路线图,开发了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的算法,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地域功能适应性评价,研制了我国地域功能区域划分的草案,测算了国土空间开发强度,研制了主体功能区划的技术规程。此外,增加了金融因素和大尺度景观对地域功能形成演化的影响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 本项目超额完成了预定任务。发表论文52篇(第一标柱42篇),其中SCI/SSCI检索论文9篇。出版专著3部,论文“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科学基础”荣获全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培养博士研究生20人,硕士研究生13人,有3人4次晋级和提职,已形成我国功能区划领域核心的学术研究团队。因功能区研究的突出贡献,荣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国家发改委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4次。 项目产生了较突出的学术贡献和广泛的社会影响。一方面,在地域功能、均衡模型及空间结构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等领域发展了经济地理学理论方法,引领全国经济地理学者成为编制各省主体功能区划的骨干技术力量,支撑了地球科学领域在玉树灾后重建科技任务的圆满完成,逐步形成国内外同行越来越关注的中国经济地理学术热点和焦点。另一方面,得到决策层和全社会的逐步认可,主要研究成果被国家重大规划采纳,理论方法成为研制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依据,在主体功能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发挥了科技支撑作用。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77
  • 5
  • 0
  • 12
  • 3
期刊论文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8 会议论文 6 著作 2
樊杰的项目